第145章
会儿,道:“是让我说皇帝刚刚宾天,我不舒服,暂时谁也不想见。等到大行皇帝的丧事办完了再让他来给我请安吗?”
赵翌是晚辈,按礼,太皇太后不必戴孝,也就不披白了。
那小内侍松了口气,忙道:“奴婢这就去回了汪阁老和镇国公去。”
“去吧!去吧!”太皇太后慈爱地笑着朝那小内侍挥了挥手,等到那小内侍谢恩退了下去,这才小声嘀咕道,“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看的?要真想看我,早干什么去了?”
辽王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太皇太后说不上有多喜欢他,但也不讨厌他。可秦贵妃却看着太皇太后和曹太后走动频繁,生怕太皇太后对辽王不利,每次来给太皇太后问安,都死死地护着辽王,以至于辽王和太皇太后根本没有什么接触,俩人之间就更谈不上亲密了。
太皇太妃闻言不由得想起了从前那些受辱的日子,她没有说话,在心里暗暗长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笑盈盈地,招呼着大家打牌。
打了几圈牌,又有新消息传过来。
说辽王没有看见皇后和赵玺答谢,提出来要见见这两个人,想当面安慰这俩人几句。汪几道同样以“伤心过度,身体不适”为由推了。辽王就可怜起赵翌走的时候都没有人守在身边,提出由自己沐浴净身,在斋宫陪伴赵翌二十七天。
天子守孝,以日代月,共计二十七天。
辽王这是要干什么呢?
这次没有用镇国公说话,汪几道就明明白白地拒绝了辽王。
※
亲们,二月的最后几个小时,求月票~
OO~
※
###第七百一十四章
必须###
辽王肯定不会死心,和汪几道争辩起来。
来回话的是刘小满的另一个徒弟。
刘小满年纪大了,在鞑子破城之后一直帮王瓒守卫着慈宁宫,如今鞑子退了兵,他就像憋在心尖的气一下子泄了似的,身子骨眼看着虚弱下去了。
太皇太后就不叫他在跟前服侍,派了几个小内侍去照顾他,依旧让他在慈宁宫当差,只是闲下来的时候叫他过来说说话。
姜宪听了那小内侍的话不由眉头紧皱,道:“汪阁老没有说什么时候大朝会吗?”
那小内侍忙上前几步,恭声道:“没有!自辽王进宫之后,几位阁老就一直陪着辽王,这会儿还没有说大朝会的事。”
举行大朝会,宣读遗诏,赵玺就可以继位了。
和辽王说那么多干什么?
难道还要等辽王在京城里足足呆上二十七天不成?
姜宪觉得自己都知道的道理,几位阁老不可能不知道。
她顿时气得一阵发抖。
不用说,迟迟不召开大朝会,肯定不是赵玺有没有继承权的问题,而是几位阁老的利益还没有分配好,一旦赵玺登基,他们就没有了讨价还价的借口和余地。
这就是所谓的肱骨之臣!
前世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涉及到几位阁老利益的事都会反复地被讨论,反复地被衡量,等到事情好不容易确定下来,那些官吏又为了自己的利益推诿搪塞,哪里有半点为公为民之心。
这样的王朝,烂到了根子里,只留下来表面的一层光鲜。
他们费这么大的力气去保住这个王朝,值得吗?
姜宪第一次怀疑起她大伯父的付出来。
“保宁!”太皇太后的声音让她回过神来。
“怎么了?”她笑着问外祖母。
太皇太后担心道:“你这是怎么了?刚才和你说话你也不理?”
“我在想事情。”姜宪不想让太皇太后担心,笑着解释了几句,对那小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