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他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可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若是韩同心有姜宪的本事也罢了,没有姜宪的本事,还想学姜宪行事,这不是赶子的找死吗?
简王想到前些日子儿子闹出来的丑闻,突然生出股子孙不孝,家业难撑的疲惫。
他情绪低落地挥了挥手,叹息道:“你去劝劝她吧!做事这样不用脑子,迟迟早早被蔡如意卖了恐怕都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京城,京城我们是地头蛇,南下去了金陵,我们还有什么?岂不是别人说是什么是什么!”
武阳郡主无奈地点头,辞了简王。
可她却没有立刻进宫,而是派了人打听蔡如意这些日子在宫里都做了些什么。
李瑶却是极力反对迁都的人。
在他看这,这是个笑话。
北方已被镇国公府和李谦父子割成了两大块,可好歹还有嘉南郡主这个纽带,鞑子不管怎样进犯,这两家都不会坐势不理。
江南一定安全吗?
那靖海侯府这么多来还抗什么倭寇啊!
所谓的迁都,也不过是靖海侯想出来招术,不过是想把赵玺弄到江南去,他好挟天子以号储侯罢了。
因而第二天的大朝会,他很明确地提出反对迁都,并为京城的安全和姓彭的翰林好好地争辩了一番。
可让他气馁的是,汪几道、苏佩,甚至是左以明都保持了沉默,那位彭翰林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气势如虹地辩驳着他的观点。
难道左以明已经和汪几道、苏佩达成了进退与共的联盟?
或者是所谓的迁都,嘉南郡主也是赞同的?
李瑶有些心虚,没有和彭翰林多说,下了朝让人递了张贴子给左以明。
左以明干脆直接坐着轿子到了李府。
两人在李瑶的小书房时秘谈。
左以明没有和他打官腔,很直接地告诉李瑶:“径阳书院的支持朝廷南迁。嘉南郡主没有表态。可看样子,估计也是支持南廷的。”
李瑶大吃一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骨,神色凝重道:“径阳书院的人支持朝廷南迁?”
左以明点头,道:“彭翰林身后是靖海侯赵啸。可在彭翰林行事之前,赵啸已派人说动了径阳书院的人。他们觉得南迁有好处!”
什么好处?
不是能让径阳书院代表国子监的重要吗?
李瑶立刻想通了这其弯弯曲曲。
他不由拍案而起,道:“什么狗屁书院,也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损人利已的东西!”
左以明没有说话。
他们家和径阳书院的关系密切,而且也是主张南迁的家族之一。
家族利益和政治立场必须是统一的,不然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家族也得不到发展。
这个道理身为耕读世家李瑶很清楚明白。
他没有在这件事多做纠缠,而是仔细琢磨起姜宪的意思来。
“你是说,你已经给嘉南郡主报信了?!”他重新在左以明身边的太师椅坐下,皱着眉道,“嘉南郡主难道一句话也没有说?”
左以明苦笑道:“嘉南郡主是什么人?她若是有发了话,我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
“这倒是!”李瑶喃喃地道,“她那个人,要是有了主意,你不依着她,她也有办法让你照着她的意思去办的。不过,嘉南郡主到底是怎么想的?京都南迁,对李谦和姜家的杀伤力最大的了。镇国公府这么多年能屹立朝廷不倒,不是因为和皇宗秘密的关系的?以嘉南郡主的谋略,她应该很清楚才是!难道她有什么其他的要算?”
说到这个左以明也很头痛,他不禁吐糟道:“为这件事,我还曾专程让人去问过我那侄儿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