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9章
李大小姐不由道:“娘,怎么没有看见哥哥?”

    “他和杨家大少爷去见白家大少爷去了。”李大太太说着,就看见儿子带着两个小厮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这是怎么了?”李大太太急急地拦了儿子。

    “哦!”李家大少爷这才看见母亲和妹妹,忙道,“白家大少爷遇到了白府苗二爷,说是雪大,苗二爷身边的一个随从从马上摔下来了。我们家不是有金疮药吗?杨兄就让我拿点过去。”

    李道家的金疮药是祖传的,在江南的军营颇有些名气。

    白家未必没有,可这是个和白家示好的机会。

    李大太太催着儿子快去,却把儿子随身的小厮留了一个下来问话:“白府的苗二爷,是北定侯那边的少爷吗?”

    和杨家有来往的是北定侯府的旁支。那个苗二爷应该是北定侯府的嫡支。

    李大少爷的随从连连点头,眼里闪着金光,好像能见到这苗二爷很荣耀似的,道:“是北定侯二老爷的长子。”

    这就对了。

    李大太太在心里琢磨着,道:“那苗二爷怎么会在这里?”

    小厮忙道:“说是这几天雪太大,很多人都被困在了通州。那苗二少爷是临潼王府的长史谢大人家的东床快婿,据说是来接谢家大小姐的。”

    李大太太心中一跳,道:“北定侯府家的二少爷,要娶临潼王府长史的女儿?”

    “是啊!”那小厮听不出哪里不对来,笑着道,“除了苗二少爷,好像还有好几家功勋之家的少爷都一起过来了。我在旁边听了一耳朵,据说北定侯府的二少爷和谢大人家的女儿是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做媒的还是嘉南郡主呢!”

    这件事李大太太倒是听说过。

    据说嘉南郡主很喜欢做媒,安陆侯、宣府总兵金大人等都是她做得媒,而且都过得很好。所以大家都说嘉南郡主是有福气的。有人甚至不顾嘉南郡主父母早逝,不在五福之内,想请嘉南郡主做全福人。

    想到这些,李大太太有些走神。

    自从进入北地,她所看到的就南方有了很大的区别。

    这么冷的天,南方不管走到哪里都人烟稀少,大家在屋里猫冬。可北边却热火朝天,不是修河工的民工,就是修官道的民工。他们叫人来打听,原来这是临潼王在陕西两司做都指挥时就留下来的习惯。每到了冬天,就会以工代赈服谣役,由官衙出面统一安排食宿,让那些没有田地的流民帮着做工。现在流民少了,可大家觉得冬天的时候能出来找口饭吃,家里就可以少一点开支,不少农民开始冒充流民帮着修桥修路。之前从京城到太原要二十几天,现在新修了条路,只要十三天就能到了。

    京城粮库的粮食也就很快能到达九边了。

    李大太太陡然间对去京城充满了憧憬。

    她交待了那小厮几句“好生服侍”之类的话,就牵着女儿的手去了杨夫人那里。

    白府来给她们请安的人还没有到。据客栈的伙计说,是因为白府的人半道上遇到了临潼王府长史的女儿,先去那边给谢家大小姐问安去了。

    杨夫人不免有些不快!

    好在是白府的嬷嬷过来第一件事就向杨夫人解释:“那谢府的大小姐常和临潼王府的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同出同进,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又和承恩公府的世子爷订了亲,走到半路上对了面,无论如何也要去请个安才是。”

    承恩公府的公爵夫人是北定侯府的大姑奶奶。

    白家的人遇到了肯定是要请安的。

    杨夫人面色微霁。

    白家的嬷嬷松了口气。

    杨夫人道:“临潼王府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可和谢家大小姐同行?”

    李家只有这位骥二爷生了个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慕南枝简介 >慕南枝目录 > 第2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