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章
告,其他学生可以选择“投资”与否,被投资最多的项目可以在学期末获得额外的实践分。

    而那一次中期报告会上,宁一宵的创业项目获得了最高的投资,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都选择了“入股”,这完全是景明意料之外的。

    他眼中的孤僻书呆子,站上讲台之后,竟然可以完全控场,行云流水地向所有人讲解他的想法,用充满技巧的语言艺术和判若两人的人格魅力,以及缜密的项目方案,征服了所有人。

    报告会结束后,景明就主动找到了他,很直接地告诉他,自己想和他做朋友,或者成为他的合伙人,不是虚拟的创业课题,是真正的项目。

    后来两者他都做到了,也成为了宁一宵的天使投资人。只不过那时候的宁一宵根本无法停止工作,只要他停下,就会陷入无止尽的消沉中,酗酒、失眠、在深夜的街道独自行走,仿佛他的生活其实存在一个无形的漩涡,时不时会出现,将他彻底卷入其中。

    后来宁一宵攒够了机票钱,去了一趟冰岛,那段时间几乎失联,学校也联系不上。好在过了几周,他也算平安回来,有惊无险。

    从那以后,那个神秘的漩涡好像就暂时地消失了,宁一宵不再消沉,而是把一切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他们一起建立了第一个初创项目——一个线上个人金融处理系统。这个项目的成果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可就在用户逐渐扩大、稳步上升时,宁一宵却提出卖掉它。

    景明那时候不理解,金融结合互联网是风口项目,挣钱最适合不过,但宁一宵不想,他也不能强迫,于是听从他的选择,把这个项目卖给了一家银行,换取了两百万美金的现金。

    赚到这第一桶金时,景明很天真地以为,以宁一宵做计划成瘾的性格,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钱分割好,一一做出规划,用在刀刃上,好推进新的项目。

    令他没想到的是,宁一宵做的第一件事,是带着卡去了一家珠宝专柜,在那里他花了十五分钟,定了一组对戒。

    不过景明从来没见过那组对戒,如果不是因为电子账单确实存在,他甚至会以为宁一宵根本没有买过。

    他甚至没有可以送出去的对象。

    剩下的钱他们作为本金,投入到全新的项目,和之前的金融方向完全不同,宁一宵提出了几乎与之相悖的理念,很不现实,很不宁一宵。

    他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团队,不惜花高薪聘请科研人员,花大价钱建立数据库,致力于用人工智能识别人类情绪,并模拟人类进行反馈。

    这个理念一开始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挣钱的好项目,投资人们并不认为打破这样的隔阂是有意义的,更不认为这能为他们带来收益,甚至连想法都懒得听完,宁一宵饱受冷眼,也习惯了被看轻,所以后来取得了成功,整个团队都异常兴奋,感觉来之不易。

    景明还记得,公司的市值突破一千万美金时,他们在公司内部搞了一个小型派对,当时他觉得这样干下去,他们一定能成功,于是问宁一宵以后有什么打算。

    宁一宵拿着冰过的啤酒瓶,但没喝几口,看上去很清醒,也没那么快乐,他回答:他的计划只规划到十五年后。

    也就是说,终止在四十岁。

    景明不相信,觉得他很搞笑,明明是个热衷于计划一切的人。

    [真的。]

    [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生活,四十岁之后,我大概会离职。]

    景明甚至记得他当时的表情,明明眼里映着旧金山明媚的海岸线,却好像看到的是漫天大雪。

    [我想搬去冰岛,花一年时间住在那里,把每个角落都转一遍,然后安乐死。]

    一阵冷风吹过,思绪回到现实,景明低头,看了看空空如也的玻璃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悬日简介 >悬日目录 >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