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天学校外头小吃摊又被城管追得满街跑啦,明天动画系在学校外头搞涂鸦被校方强行铲墙啦,后天某某去参军的学长光荣退伍啦,都是采访素材嘛。

    本来课程考察的重点也是在于学生采编播的基础能力,不要求真搞出什么惊天大地的大新闻来。

    现在的新传专业也不容易啊!

    今天说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记者,明天又说融媒体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总之,学新闻的像搞新媒体的,人人会一手做;学新媒体的像搞播音主持的,vlog拍摄剪辑样样都会还要本人出镜;学播音主持的像学新闻的,不但要会播,还得会找新闻找素材……

    想做记者这一行,早不是一支笔走天下的时候啦!

    而原女配因为忙于自己的“计划”,期末作业就走了最简单的一条道。

    ——她已经跟老师报过了选题,要去采访学校外面的两个乞丐。

    这个题,老师布置期末作业的时候就已经特别点出来了——选这个题,可以,但是高分,想也不要想了。

    没别的原因,实在是重复的人太多了。

    学校周围的小摊贩们都已经有经验了,想采访他们?没问题,但他们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哦——

    要先和潜在的采访对象混熟了才好开口提问,于是学生们少不了多多光顾。

    因此,学校外的小吃摊,在采编课程期末作业的时候,生意也总是格外的红火。

    但小摊贩们毕竟是流动人口,而且流动的频率还很高,用不了一年半载或许就不在这学校外边干了。

    但这两个乞丐,可是比小摊贩们“长情”多了。

    这两个乞丐是什么时候来到学校外面要饭的,已经没人记得清楚了,他们简直比学校外头每几年就被重新规划一次的绿植还要长情,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他们也是新闻系、传播系学生们最喜欢的采访对象。

    乞丐这个身份,能给人的想象是无比丰富的。

    ——残疾的身体,悲惨的故事,社会的冷漠,流浪的经历……

    新闻总是青睐负面的坏消息。

    每年采编的课程作业总结,都少不了这两个乞丐的身影。一届届的学生们顺利毕业,他们两人也在许多作业的视频中一遍遍重复出镜。

    只要给上十来块,让这乞丐哥俩能吃上一顿的饱饭,他们就愿意出镜。

    无论你采访提纲怎么设计,人生故事总不能五花八门说出好几个版本来,因而虽没正式交流过,采编课老师早和这二位乞丐成了老熟人了。

    宁馥这一次报的选题,完全就是放弃了期末评优的可能,甚至想拿一等奖学金都有点悬了。

    就算她把视频做出花来,内容重复度太高,也只能的拿到及格分。

    宁馥默默翻了翻记忆。

    选题一旦确定,就不能修改了。

    ——选题本身也是考评成绩的一部分。

    只能如此了。就看她能把这重复了许多次的选题,弄出什么“花样”来吧。

    做新闻报道,总要在别人没挖到的地方下铲子。可就算别人已经挖过了,你就不能比他们挖得更深吗?

    *

    舍友们发现宁馥不再往校外跑了。

    每天规规矩矩上课,下了课就去学校外的天桥和地下通道转一圈。给乞丐们投点零钱,有时蹲在旁边听其中一个乞丐拉二胡。

    这是实习失败,重新回来打算争取一下期末成绩了?

    大家只觉得不可思议中又有些好笑——宁馥这样无利不起早的人,怎么可能这样认真地对待一份早已经不可能拿高分的期末作业?

    那两个乞丐,整天就是待在天桥上,随机跟路过的人晃晃他们装满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简介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目录 >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