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杜学勤摸出一块深红色的丝绒,他有些惊讶地拿在手中,抖开。
这鲜艳的锦旗一下铺在桌面上,金色流苏散开,看着竟还挺漂亮。
只见上面两行烫金的大字——
“以笔为剑墨为锋,敢问人间事不平”!*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句前面编的,后面来自网络,有知道具体出处的宝贝们可以告诉我~我补上~
*
新闻学院历届学生中流传着一个传说:
据说有一位传奇学姐,作业老赖,快毕业了都还欠着大三的期末作业,大家都猜测她是靠着深厚的背景才能不交作业还拿到优秀的——
直到他们的课程老师喜气洋洋地打开电视,调到中央新闻频道:“今天宁馥的作业终于交上来了,中央台分三集播,你们每个人看完回去写观后感!”
*
关于普利策奖说两句哈,最初写这个在文案上呢,是觉得普利策的确是国际新闻界分量比较重的一个奖项。本篇写记者,而且是现代背景,写普利策确实欠妥~作者咕想尽量避免涉及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我国的新闻价值观和西方所谓的“主流”新闻价值观也有一些区别,这部分不想写得很复杂,所以故事是半架空设定的。后面会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国际新闻奖项哈,普利策只是一个代号,文案上后面也会修改~总之希望女主能获得最高的认可和荣誉~我们宁宁必须是坠棒的!
第42章
仗剑人间(8)
"以笔为剑墨为锋,敢问人间事不平……"
杜学勤忍不住低声念了一遍,目光一转,锦旗的落款是“天南市公安局敬赠”。
宁馥:捂脸.jpg
老齐这人,爱看个武侠,虽然在警察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了,却还没被现实磨平内心向往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中二之魂。
送锦旗是公安局领导的意思,毕竟这回为了办案的需要,委屈了他们的大功臣。
本来都做好扯皮的准备了,毕竟这份暗访调查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实在太重要,几乎是以生命安危为代价才成就的作品。没有人能看着自己的心血被一直拖着不能发表。更何况这还是人家的课程期末作业,交不上去没准还得受学校的处理呢。
没想到宁馥挺爽快就答应了往后压。
局领导高兴啊,本来说给写个证明让宁馥拿给学校交差,可这位记者小同学觉悟实在太高,反而让领导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怎么整?
——再给送个锦旗!
老齐负责一手操办。把这事一说,宁馥也没推辞。
毕竟嘛,守法公民,一般都是老百姓给公安局送锦旗,这一回能收获公安局给的荣誉,也很珍贵。
谁想到老齐去定做锦旗,居然给印了这么一句话?!
印个朴素实在的“见义勇为”它不香吗?!
杜学勤今天被震惊到的次数太多了,他又端详了一会儿这面红艳艳的锦旗,终于认清——宁馥的作业可能在三个月内是交不上来了。
“可以。”杜老师道:“以后还是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莽撞。”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还没毕业,竟然就卷入这么重大的事件里,甚至很可能独立完成了暗访、调查和全程的拍摄,怎么可能不经历危险?!
能在危机四伏中平安归来,恐怕也要天大的运气。
在新闻学院这些年,杜学勤教学任务很重。
跟流水线似的,学生们在大学里晃一圈,四年就像加了倍速播放的效果一样,飞快地,他们就又流向社会中不同的岗位。
宁馥明明也是流水线中的“产品”之一,只不过更优秀一点。
在离开学校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