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工业,实业救国。”顾图南突然说。

    “我想成为总理大臣,对洋人说不。”季鹤卿接着说。

    两人齐齐看向乐景,乐景思索十几秒后,笑着说:“我想启迪民智,让人民自由。”

    季鹤卿抚掌笑叹:“好理想!”

    “前路崎岖,望与君守望互助。”顾图南伸出两手,乐景和季鹤卿笑着与他击掌为约,“愿与君同行。”

    乐景不期然又想起了临行前,在场所有人的父母与政府签订的为期15年的合同。

    “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再也不能回来了。

    怀必死之心,行求生之事。

    时代的浪潮浩浩荡荡,如长江,似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年轻的生命在江水里起起伏伏,大浪滔滔,推动人物奔向不同的命运,待明日,几人归?与命运搏斗者,几人善终?

    不知是谁轻轻唱起来诗经里的思乡曲: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声音豪迈苍凉,在水面沉浮,激起浪花朵朵,轮船破开浪花,坚定不移地驶向无数孩子稚嫩的梦想。

    此后,无数梦碎,无数梦生,无数梦坠,无数梦升,无数人死去,无数人活来,无数人为敌,无数人为友,无数人杀了无数人,无数人救了无数人。

    大路不计,少年无畏,只盼殊途同归。

    以太平洋做酒,敬理想,敬热血,敬自由,敬少年。

    第23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3)

    哭过一场后,船上伤感的气氛慢慢淡了下来。

    大家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彼此之间又有说不完的话题,很快就有说有笑起来。

    只是当中午,学生们坐在餐厅,看到餐桌上的西式菜肴时,突然感受到乡愁的分量。

    这是美国派来接留学生的船,船上船员都是美国人,提供的当然是西餐。

    即便在物流不方便的船上,午饭也很丰盛,有烤鸡牛排黄油面包奶油浓汤等等,只是比起这些,孩子们更想吃大米馒头就咸菜。

    美国船员在一旁热情招待他们:“快来吃啊,这些都是现宰的牛羊肉,很新鲜。”

    乐景这才知道,原来客船底下的船舱里还养了牛羊猪等牲畜,让旅客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肉食和牛奶。

    除了肉类,海上航行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蔬菜的供应,要不然长时间缺乏维生素,人类就会得坏血病。

    还好,早在1810年的时候罐头已经发明,船上储存了大量的水果罐头,充分满足了水手和旅客对维生素的需求。

    学生们笨拙地用着刀叉切割着牛排,不知道谁突然小声嘀咕道:“我想吃我娘做的黄花鱼。”

    餐厅沉默片刻,突然传来轻微的抽泣声。

    船上的第一顿西餐是什么味道?

    咸涩的泪水味道。

    这也是乡愁的味道。

    ……

    旅程的第五天的中午,突然下了大雨,狂风呼啸,海浪翻滚,轮船摇摆,人行走在船舱东倒西歪宛如醉汉,晕船者不知凡几。

    乐景在后世也坐过海盗船的,但是海盗船的颠簸和这次的风浪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在连续颠簸两三个小时后,乐景不负众望的晕船了,他吐啊吐,把肚子里的酸水都吐完了,终于吐习惯了。三天后,他的晕船症就好了。

    整艘船上,只有水手安然无事,清国来的所有人,包括随行的留学事务局的教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简介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