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与皇帝辞别之后,阿九亦到皇后的宫里走了一遭,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她要去江南赈灾的事。
不出阿九所料,皇后果然不允,她只阿九一个女儿,怎么能叫她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呢?更何况,朝中有的是大臣,怎么会要她一个公主出去呢!
好在阿九早有准备,只说是皇帝应允的,这事只怕已经下了圣旨,再无回转的余地了。
皇后泪眼婆娑,叫阿九看了心中实在是不忍,可她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儿,岂能被困在这一隅,当有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任她作为。
阿九耐心宽慰皇后的同时,悄悄使了个眼色,命人去找皇帝了。
这叫女儿出去,虽是孩子自己提议的,倘若他心中不愿,自是不能成行的。皇帝知道这个道理,故而在阿九让人叫他过去的时候,他是一点都不耽搁的便过去了。
有了皇帝亲爹来救场,阿九就顺顺利利的从宫里出来了。
阿九原以为一回来,就能看见无情了。结果,无情出门办案了,得有个两三日才能回来。
倒是一向忙碌的诸葛神侯难得空闲留在了府里,师徒两个便在书房闲话一番。
“阿九,陛下已经将你要去江南赈灾的事同我说过了。既是要去,便要做好准备,我从六扇门给你准备几个好手带在身边,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还是说,你自己有没有什么中意的人选?”
诸葛神侯最近喜爱烹茶,此时正取了水,备好了茶叶,手上不慌不忙的动作着。
“世叔,六扇门的哪个不是好手?只是,阿九想要一人,不知世叔舍不舍得?”
既然诸葛神侯开口了,阿九可不想客气,她心里早就有想法了,若是能成,自然事再好不过了。
诸葛神侯取了一只茶盏,微微一笑,尽是了然,调侃道:“你可是在说无情?好你个阿九啊,一出口就要走了我身边最得力的人。”
他话里没有拒绝的意思,阿九便知道这件事是成了的。
只是……
“世叔,我听说师兄出门办案了,得有个三两日才能回来,江南灾情可是刻不容缓呐!”
此时,诸葛神侯所烹的茶已经隐约可以闻到茶香了,他敛了笑,沉声道:“阿九,陛下是个明君,然而朝中的弊端已是由来已久。大臣们尸位素餐,办事拖沓,再加上筹措银钱粮草等,还需要些时间,三两日之内,你是启不了程的。”
“还有此去赈灾,并非是一件小事,听闻此次灾情之中还另有隐情。你一定要小心才是。还有,若是这个头开好了,后面的事,自然就省心多了。阿九向来聪颖,能定知道我所说为何意。
无情办事稳妥,足智多谋,他的武功即便在江湖中亦是少有敌手。有他跟在你身边,保护你,帮助你。不管是陛下,还是我,都是放心的。”
一杯氤氲着茶香热汽的茶放在了阿九的面前,她亦是十分的郑重,脸上的那一些纯稚之气此刻都瞧不见了。
“世叔放心,阿九明白的,您且与父皇一道在京城等着我顺利回来吧!”
“好好好,阿九有此心,老夫就很是欣慰了。这杯茶便当是提前为你践行了,这件事你要做得漂漂亮亮才是。”
诸葛神侯亦是欣慰,亦是欢喜,阿九这个徒弟当真是没有白收。待来日,这大宋的江山,或许还会有一片新色彩。
阿九这回便没有再说什么保证的话了,而是喝了那杯茶,一切便都在不言之中了。
皇帝的圣旨来得非常快,几乎是下午的时候便到了神侯的府里。然而,圣旨的下达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皇帝见了长平公主,又有人称皇后在宫中哭泣不已,这其中桩桩件件都值得人思考。
尤其是帮助皇帝起草圣旨的官员,在得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