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3章
要顶撞袁绍的田丰拉到了一旁。不一会儿的功夫,派出去的侍从便引着于吉与两个道童来到袁绍府上。但见于吉手持拂尘,脚踏道靴,一入大堂便躬身向袁绍施礼道,“见过大将军。”

    袁绍自然是抬手示意于吉免礼道,“于仙师不必多礼。孤今日请仙师来此……”

    “大将军可是要老道解异像?”于吉微笑着打断了袁绍的话语。

    这会儿的袁绍当然不会为了于吉打断而生气。却见他故作惊讶地向于吉追问道,“仙师如何得知此事?”

    于吉大言不惭地回应说,“不瞒大将军,此乃黄帝托梦给老道之故。此外黄帝还有神谕要给大将军。”

    “哦,”袁绍探身问道。而在场的一干文臣武将也跟着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将目光集中在于吉的身上。当然沮授与田丰投来的目光则是充满了鄙夷。

    然而于吉根本无视于众人复杂的目光,而是当众一甩拂尘,指着堂外湛蓝的天空说道,“既是神谕,又如何能从凡人嘴里说出口。诸君还是自个儿一探究竟。”

    随着于吉的话音落下,众人不禁顺着拂尘所指的方向望去,但见大堂的围墙之外,骤然飞入了一个明黄色的包裹。却见那包裹毫无遮拦就这么凭空悬浮掠过大堂前空旷的院子,一路落入了于吉手中。刹那间整个大堂一片哗然,而于吉则神情平静地手捧包裹递到了袁绍的面前。

    面对于吉呈上的明黄色包裹,袁绍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迟疑了一下。然而在与在场众热切的注视之下,袁绍终究还是伸出手接过包裹并当众解了开来。只见明黄色的丝巾内包着一枚散发着温润光芒的玉玺,而这枚玉玺的一角还镶有黄金,赫然就是传说之中的传国玉玺。

    产检完成鸟小很健康不过柳丁被警告体重增长过快,二十八天长了十二斤但愿下次糖筛没事(□╰)

    是由】.

    div>

    BAIDUCLBLTID";

    第二十九节

    本初称帝

    第二十九节本初称帝

    建安三年(198年),秋九月,有玉玺自天外飞入邺城袁府,席间文臣武将皆骇然,顶礼膜拜之。雅文言+情首发稍后主簿耿包出列进谏袁绍,“宜应天人,称尊号。”耿包此话一出立即引来了沮授与田丰的攻击。沮授当众指责耿包,“妖言惑众。”田丰更是严词要求袁绍诛杀耿包以儆效尤。

    怎奈何,相比沮授、田丰的激烈反对。在场的绝大多数文臣武将都选择了附议耿包的进言。袁尚更是取出了早已准备多时的《劝进赋》,与逢纪、审配等心腹一同游说袁绍“顺应天命,去汉代之”。甚至于作为袁谭一派的郭图等人也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劝进的队伍之中。手持玉玺的袁绍虽被众僚属的一片歌功颂德奉承得恨不得立马就黄袍加身,但有些戏码终究还是要做足的。于是乎,袁绍当场就呵斥了一番耿包与袁尚等人,并当众收起了那枚“从天而降”的玉玺。

    然而稍微有点眼力见的人都看得出袁绍此举只是在以退为进而已。毕竟他并没有治耿包与袁尚等人的罪,更没有像田丰说的那样杀耿包明志,或是当众宣称要将玉玺送交许都。有了袁绍如此表态,其麾下的僚属自然是更加不遗余力地为其称帝造势。而沮授、田丰等反对者的呼声则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

    眼瞅着劝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袁绍终于在“半推半就”之下,于当年冬十月初,在邺城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定国号为“陈”,改元“永定”,大赦天下。其实依照邺城所在位置,袁绍本该定国号为“魏”才对。不过其麾下的谋士指出,周武王灭商朝以后,为存先世之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而妫满的十三世孙陈大夫辕涛涂正是袁姓的始祖,也是汝南袁氏的始祖。袁绍为了彰显是舜帝的后裔,出身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