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6章
八节辽东公孙

    滔沈河之水一路自东向西穿过东北广袤的平原,在沈水的北岸坐落着一座孤寂而又雄峻的城寨,此城名唤“候城”,而在后世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沈阳”,“沈水之阳”。.由于受一些清穿家之言的影响,一些中国人似乎认为沈阳自古就不属于汉家地界,其能并入华夏版图全是爱新觉罗家的“功劳”。可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便已在沈水,即后世的浑河河畔建起了要塞,取名方城。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便以方城为据点率军攻袭东胡,将东胡人向北驱逐千余里,并渡过辽水进攻箕子朝鲜北部,直达满番汗(今鸭绿江)为界,开拓了大片北方领土。而不再是边关的方城要塞也就此改名为候城。

    在汉末作为玄菟郡郡治的候城则成了公孙度的据点。由于远离中原,又有南方的长白山做屏障,公孙度并没有花重金将候城打造成像易京城那般沟壑纵横,箭楼林立的堡垒。毕竟周边的胡人部落大多武器落后,或许他们能凭借快马以及对地形的熟悉来去无踪袭掠寻常村寨,但要想强攻候城这种拥有高耸城墙的要塞可就狗咬王八无从下口了。

    当然自诩为“辽东王”的公孙度并不是一个只会躲在候城内不作为的缩头乌龟。事实上他在出任玄菟太守后便出兵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将大汉在东北的疆域又向外扩张了不少。只可惜,在诸侯割据的乱世,开疆拓土似乎并没有为公孙度带来荣耀。相反由于忙着与高句丽争夺沈水的上游地区,公孙度过了从袁绍与公孙瓒苦战中捞好处的最佳时机。等他摆平了高句丽之后,却袁绍不仅战胜了公孙瓒吞并了大半个幽州,还乘势自立为帝南下与汉室争夺天下大统。

    不过相比袁绍的自立为帝,蔡吉在辽西、辽东两郡的一系列蚕食活动,显然更加刺激公孙度神经。特别是锦西城的崛起,令一心想要打造“辽东国”公孙度可谓是颇为忌惮。而另一方面锦西城日进斗金的传闻,同时也让公孙度垂涎不已。毕竟辽东大部分地区都是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比起中原各州郡来不仅人烟稀少,且地贫物乏。这使得公孙度在扩张领土之后,非但没能充实库房,相反还让他倒贴了不少军粮物资。倘若能将此城拿下无疑能使公孙度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公孙度决定暂时先让的夫余王尉仇台去试试锦西城的斤两,顺便劫掠一下物资。

    然而经过数月劫掠之后,从夫余那边传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这不,就在蹋顿与张辽抵达辽水的同时,夫余王尉仇台也将手下在辽东属国劫掠失败的情况禀报给了身处候城的公孙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