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8章
使异族逐鹿中原的做法还是颇为鄙夷的。此外这些游牧部族本就反复无常,名义上虽臣服于汉庭,却时常闹叛乱。对于那些叛了又降,降了又叛的内属部落,两汉的态度是坚决镇压。反正在二世纪,不怕有好事之徒跳出来干涉汉庭的内政。故而无论是朝廷还是诸侯对治下的内属异族都并不信任,生怕一个疏忽就被内属胡从背后捅刀子。

    因此在听罢韩珩的劝说之后,袁熙只得无奈地叹口气道,“罢了,也只得暂且如此也。”

    正当袁熙感叹楼班未能达成战略目标之时,门外又响起了另一个探子的禀报声,“大将军,河间急报。”

    “进来。”袁熙调整了一下情绪,张口问道,“何事奏报?”

    探子快步上前,单膝跪地道,“回大将军,太史慈出城南下也。”

    “?”袁熙闻之神色一变,却又故作谨慎地追问了一句,“尔等看清乎?”

    “千真万确。”探子斩钉截铁道,“河间城内现只剩五千守军。”

    “莫不是蔡安贞调太史慈南下平乱?”袁熙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走了一圈之后,回头再次向韩珩征询道,“子佩如何看待此事?”

    “确实有此可能。”韩珩颔首附和了袁熙的判断。太史慈的南下无疑是给陷入胶着状态的袁熙部提供了一次翻盘的机会。只要能趁机将齐军驱逐出河间,袁熙就能进军巨鹿郡与安平郡,从而自侧翼掩护赵郡的袁尚。但身为军师的韩珩还是不忘提醒了袁熙一句道,“但蔡安贞素来狡猾,此事也可能有诈。”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诸侯间的争霸总是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但若有诸侯因此而止步不前则必然会一事无成。所以在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袁熙做出决断道,“那就再等等。若太史慈真是南下平乱,吾等再出兵河间也不迟。”

    韩珩心里虽觉得这么还有些不妥,但怎奈己方手中持有的本钱实在有限,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点头附和了一句,“喏。”

    朔风自北方吹来,凛冽如刀,太史慈策马立于漳水北岸,远眺几个齐兵骑马涉水渡至南岸,将自北岸引出的五条绳索绑于南岸的大树之上。待一切准备就序后,太史慈抬手一挥,他身后早已等候多时的虎贲便开始以二十人为一组扶着绳索翼翼地渡河而去。至于在岸上等侯的将士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静侯渡河,另一部分则摆开阵势负责警戒。

    虽说刘义逊以军师的身份随太史慈征战冀州已半年有余。但眼见面前五千齐军如此秩序瑾然地渡河,他还是会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叹太史慈治军有道。同时也对他们这次的任务由衷地期待起来。

    却见刘义逊一面安抚着胯下的战马,一面向太史慈绕有兴致地问道,“子义,汝说袁熙会否中计攻打河间?”

    “还需再南下百里。”太史慈望着正在渡河的将士沉声答道。

    诚如探子向袁熙报告的那样,太史慈确实率领五千精锐离开河间城南下。但留守河间的守军并非五千人而是三千人。事实上,如果袁熙这会儿领兵攻打河间城的话,城内的守军抵抗不了多时就会开城投降。因为太史慈此番南下并非赶往清河平乱,而是依蔡吉的指示行“引蛇出洞”之计。

    贾诩那日向蔡吉提供的计策与其说是围魏救赵,不如说是围城打援更为确切一些。就原理上而言,贾诩的计策依旧是通过围攻袁军重要据点来引乌桓人回援,从而围歼这伙胡贼。只是这一次的据点并非邯郸,而是河间。说白了就是让太史慈故意撤出河间引袁熙主动进攻。待到袁熙“拿”下河间城之后,太史慈再杀他个回马枪联合巨鹿、渤海两郡的齐军一同将袁熙困死在河间城内。袁熙为自保必会向乌桓人求援。届时齐军不仅能逮住那伙乌桓人的行踪,还能连带着将袁熙一起一网打尽。

    当然照此计划太史慈部自然是离河间越近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