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做官。势力增长到一定程度的诸侯往往需要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来为他征召更多的人才。
就目前来说,包括汉廷在内绝大多数势力所采用的方式,无外乎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曹操虽打出“唯才是举”的旗号以征辟制广招人才,却又鱼龙混杂。
蔡吉的“开科取士”宛若一股清泉,让天下士人看到了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因此哪怕到目前为止蔡吉只开科了一届,依旧引来了众多名流士人争相研究。张昭便是其中之一,而周瑜则算是半个。
却见周瑜若有所思地向张谨问道,“瑜也听说过东莱开科取士之事。不过光是科考仅能考校才华,至于考生品性又如何甄别?”
“回将军,东莱科举分初试、选试、殿试三关。过初试者,需经郡守名流品评之后方能过选试,并参加下一关殿试。品评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十条为准。”张谨说道这里又补充一句道,“此外过了初试,而未能过选试者,亦能留在官府之中充当胥吏。”
“那殿试又考校何物?”周瑜追问道。
“殿试考试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张谨答道。
张谨的一番介绍让孙策与周瑜对开科取士又有了一番新的了解。而张昭则乘热打铁地向孙策进言道,“臣恳请吴侯在东吴开科取士选拔才俊。”
在张昭看来开科取士对孙策在东吴的统治十分有利。孙策现在仰仗的无外乎是孙氏宗族以及孙坚留下来的一干家将。光凭这些人不足以维持孙策对东吴的统治。所以孙策需要吸收本地士人入幕为官。而开科取士就是最为公正,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
孙策看了张昭一眼,迟疑地说道,“听张郎所言开科取士似乎颇费周章。此事还是等孤取了桂阳再行商议。”
然而孙策的话音刚落,便有人朗声接口道,“兄长若是无暇筹备此事,权可替兄长分忧。”
孙策回头一瞧,只见年仅十八岁的二弟孙权,正站在不远处,以炯炯地目光望着。于是孙策哑然失笑道,“仲谋可知如何出题?如何设初试?如何设选试?如何设殿试?”
面对兄长的一连串问题,年轻的孙权并没有语塞,反倒是一个抱拳傲然请命道,“权现下并不知,但权可以去东莱考察。”(。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由】.
div>
BAIDUCLBLTID";
第五节
锦西太平
第五节锦西太平
费章节(16点)
蔡吉并不知晓她所订立的一系列政策,正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同一时期的其他诸侯。雅文言+情首发不过她本人这会儿倒是确实有在冀州开科取士的打算。话说自打曹操攻克邺城,兵围邯郸之后,整个冀州的局势也随之明朗起来。蔡吉在的一年之中占取了冀州大半郡县,并开始进军幽州。而曹操虽只拿下赵郡及半个魏郡,但好歹也算是打开了通往并州的通途。只要不出重大变故,双方在河朔的势力瓜分已成定局。所以蔡吉与曹操之间明争暗斗的重点也就此由军事转向了政治。
不过政治不同于军事,其中参杂了太多的软实力,如声望、如大义、如权益。仅就政务而言,蔡吉有贾诩、郭嘉、王修等本土谋士相助,有上下两千年的历史经验做后盾,可以完胜同一时期任何一方诸侯。正如同样是免税,曹操要等底下的官吏上书进言百姓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