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场。可以肯定的说当下才是诸葛亮此次吴营之行重头之戏。
周瑜望着诸葛亮混若无事地向自己行礼,不禁在心中对其所表现出的过人胆色大加赞赏。不过话又说回来,眼前的青年若无此等胆色,又如何能在弱冠之龄效仿张仪、苏秦游说诸侯,甚至还敢在吴营大帐当着吴侯的面公然打击吴军士气。虽说周瑜之前并没看到诸葛亮在灵堂上的全套表演,但他最后向孙策哭诉的那番话语,周瑜却是在帐外听得一清二楚。仅是寥寥数语诸葛亮便让原本动仇敌忾的吴营将校惶惶不安,甚至连一贯自信的伯符也差点乱了手脚。
此刻周瑜既已到场,自是不会再让孙策等人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就听他沉声向诸葛亮问道,"郎君今日是为荆扬百姓而来?"
诸葛亮斩钉截铁着颔首道,"是。"
周瑜见诸葛亮回答得如此干脆,旋即嘴角上扬,大声宣布道。"既然郎君为荆扬百姓而来,就请转告张羡、刘备、刘琦,东吴愿与三家结盟长沙城下。"
周瑜此话一出,帐内将校一片哗然,诸葛亮则猛然抬头盯着周瑜看了片刻。显然周瑜此举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不过仅仅是片刻之后,诸葛亮便迅速调整好了心态,周瑜固然是语出惊人,但仔细想来四家结盟对东吴也确实有益。因此以周瑜的身份会提出结盟也不足为奇。想通了缘由之后,诸葛亮便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他身后的孙策,毕竟孙策才是东吴真正的当家之人。
此时的孙策已然从最初的心虚中恢复了冷静。诚然他还不知晓四家结盟的前因后果,但孙策信任周瑜。比在场的任何一人都要信任周瑜。所以面对众人投来的不解视线,孙策以同样不容置疑地口吻承认道,"策也正有此意!"
众将校眼见自家主公如此肯定地证实了周瑜的提议,自然是不再有所异议。毕竟这样的事吴营将校早已见怪不怪。倒是坐在一旁的诸葛亮眼中闪过了一抹稍纵即逝地不甘。虽说诸葛亮此番来吴营的目的旨在促成张羡、刘备、刘琦、孙策四家结盟抗曹,.然而周瑜显然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全盘计划,可诸葛亮却不知晓周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种无法把握对方动向的感觉,令素来自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深感憋屈,就仿佛明明已经瞄准的箭靶,真当箭矢射出之后却发现箭箭都脱了靶。
不过憋屈归憋屈。诸葛亮却也不得不承认以他目前的身份还无法与周瑜同台抗争。周瑜不是刘琦、张羡之辈,他足智多谋、心怀远大,不会因一己私利而一叶障目。最为重要的是周瑜身后还有孙策鼎力支持。这让羡慕不已的诸葛亮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叹:人生在世能遇此等明主,真乃如鱼得水,夫复何求!
既然认清了自己与周瑜之间的差距,诸葛亮自然不会象个三流谋士一般继续赖在吴营同周瑜死缠烂打。须知论实力孙策要强于长沙城外其余三家,事实上此番长沙之战获益最多的也东吴。像是刘琦从一开始就与张羡鏖战不止。除了徒耗军力物力并未获利。刘备虽在自己的指点下占取了长沙几个县,可自打刘备卷入长沙之战后便再无多余斩获。反观孙策倒是在周瑜的辅佐下一路占据了桂阳、零陵两郡。若是再让吴军占取长沙,那孙策下一步恐怕就要挥师益州了。
诸葛亮当然不会让孙策染指蜀中,甚至他连荆州也不想让给东吴,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全盘计划。不过以诸葛亮目前的实力还无法同东吴硬碰硬,所以他当即便长袖一震,朝孙策躬身一拜道,"亮在此代荆扬百姓多谢将军深明大义。"
言罢诸葛亮站起身又朝周瑜等吴将拱了拱手。跟着便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营帐。帐内众吴将眼见诸葛亮先是哭哭啼啼来,这会儿又风风火火走,一个个都像是丈二和尚抹不着头脑。至于孙策更是不等诸葛亮背影消失,就迫不及待地向周瑜问道,"公瑾,这诸葛孔明究竟是何来头?四家结盟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