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瞒子敬。白狼一战吾差点以为吾将埋骨辽西。”
“嘶未曾想白狼山一战竟如此凶险!”孙权的回答令鲁肃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外界有关白狼之围的一些传闻。看来白狼山一战蔡吉固然是得以侥幸脱险,却也因此元气大伤。再联想到数月来曹军在中原的种种动向,这种山雨欲来的气息让鲁肃暗暗在心中重新审视起天下大局来。明面上曹操和蔡吉享有姻亲之约互为表里。而东吴则与刘备结盟共同抗曹。但是倘若蔡吉就此势弱,从而被曹操乘虚而入夺取家业……
“子敬若是以为蔡安贞会因白狼之围一蹶不振。那可大错特错也!”
耳边骤然响起的告诫声打断了鲁肃纷乱的思绪。鲁肃略带诧异地抬起了头,就见对面的孙权已然板起脸正襟危坐着盯着他看。话说鲁肃还是第一次看到孙权表情如此郑重。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位孙家二公子虽聪慧睿达却性子轻佻不够稳重。不过如今看来在齐营的这段日子似乎是对孙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变化也让鲁肃对蔡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跟着便拱手探问道,“公子此话怎讲?”
孙权侧头想了一想答道,“蔡安贞威而有恩。能揽英豪而驱御之。此番虽遭挫折,然区区宵小难撼其基宇。”
鲁肃没料到孙权对蔡吉竟会有如此高的评价。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孙权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在蔡吉受困辽西的三个月里其麾下文武所表现出的忠诚与才干让周遭的诸侯既羡慕又嫉妒。如果说蔡吉真如孙权所说的那般御下手段了得能让太史慈、张郃、张辽等人死心塌地地为其效命,那曹蔡之间的争斗输赢还未可知。当然这对东吴而言并不是件坏事。相反一旦曹操和蔡吉反目。这两家斗得越久对东吴就越有利。若是能趁机将蔡吉拉入孙刘联盟一同对付曹操那更是妙不可言。
一旦打开了思路鲁肃的提问也跟着有的放矢起来,“不知蔡安贞可否知晓。曹孟德趁其受困辽西之际纵容曹军蚕食齐境?”
“如何不知。齐军上下对曹军落进下石之举早已怨声载道。”孙权点头证实道。
鲁肃继续追问,“那依公子所见曹家子可讨齐侯欢心?”
面对鲁肃冷不丁地一问令孙权心头没由来地一紧,继而警惕地反问道,“子敬何出此言?”
鲁肃却是开门见山地直言道,“余以为二公子与齐侯年纪相仿,门第相当,实乃天作之合。”
倘若是在半年之前孙权定会欣然附和鲁肃的进言,并卯足劲誓将蔡吉追到手。可眼下只要一想起曹丕那苦逼的境遇,孙权哪儿还敢心存江山美人尽收囊中的妄想。这不还未等鲁肃进一步鼓动,孙权便赶紧撇过头支支吾吾地敷衍道,“此…此事事关重大,权……权怕是难当重任。”
眼瞅着孙权对自己的提议推三阻四,鲁肃多少有些失望。不过考虑到蔡吉终日抛头露面如男儿一般与各路诸侯争夺天下,至于三从四德、贤良淑德那更是一条都不沾。鲁肃倒也能理解孙权的想法。毕竟蔡安贞这等奇女子固然堪称当世英杰,却绝不会是个好妻子。所以就算其坐拥万贯家财又权倾一方,但天下间真正敢娶她为妻的男子却是廖廖无几。可鲁肃并没有就此罢休,只见他微微沉吟了片刻后自言自语道,“瑜公子尚未成婚,亦是良配。”
鲁肃所说的瑜公子指的是孙权叔父的次子孙瑜。孙瑜比孙权大五岁。已追随孙策、周瑜南征北战多年。除了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还很爱读古籍,时常会请东吴的学者来为部将的子弟讲学。然而孙权并不认为自己那位好学的堂哥能完成鲁肃的设想。通过近半年来同蔡吉和曹丕的接触,孙权已然意识到此两人之间的婚约无关男女之情,更不单单只是为了维系曹蔡两家的盟约。
于是为免鲁肃继续胡思乱想,孙权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