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手持锦囊,时而两眼放光神色激扬,时而又紧蹙黛眉低头沉思,周遭的齐营文武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最后还是太史慈忍不住探问了一声,“主上,出何事也?”
被太史慈拉回思绪的蔡吉微微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答道,“曹孟德率水师南下赤壁欲取东吴。”
果然,不同于深受后世史籍影响的蔡吉,在场的齐营文武在听到曹操伐吴的消息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曹军此前已在荆州与孙策、刘备两家对峙数月,所以这会儿的曹操不论是攻打刘备,还是讨伐孙策都不会让人太过意外。倒是站在蔡吉身后的曹丕,以及离得更远一些的孙权与鲁肃脸色双双为之一变。曹操的兵马远胜于东吴,孙权和鲁肃为自家势力忧心倒也情有可原。而曹丕虽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信心,但他也从蔡吉刚才一系列表情变化中瞧出了些许端疑。依照曹丕的推断蔡吉,应该是先庆幸父亲伐吴无暇北顾,后又担心东吴水师不敌曹军令父亲进一步做大。总之不管是蔡吉还是她麾下的文武家臣都已将曹家视作劲敌。
事实上抱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曹丕一人。这不,还未等蔡吉进一步作出解释,一旁的田丰已然上前向其劝慰道,“主上莫忧,曹军声势虽浩大,然北兵不善水战,未来胜负如何,尚犹未可知。”
蔡吉听罢田丰所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确实,这个时空的赤壁之战固然是少了孙权、鲁肃、庞统等人的参与,然而只要有周瑜和诸葛亮在,曹操在战场上便绝难讨得便宜。更何况素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也远比其弟孙权来得强势。仅凭人员和时间的变动,还不能断定赤壁之战的进展会发生变化。毕竟之前袁绍虽是提前称帝,曹操身边又缺了郭嘉辅佐,可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依旧如约而至。所有只要赤壁大战还有一丝爆发的希望,那自己就绝无理由坐视不管。想到这里,蔡吉当即收起锦囊下令道,“田使君言之有理,此事事关重大,待吾等进城后再行商议。”()
第一百零六节
说客鲁肃
没有接风酒宴,没有迎送往来,齐营君臣一入南皮便直奔议事堂商讨如何应对曹操伐吴。此刻就见蔡吉坐于榻上,手倚漆器小杌,正俯身在看案牍上的地图。在她的身旁蔡琰另坐一枰,执笔疾书,将与会诸人议论的内容逐一记录下来。话说这还是蔡琰第一次参与此等关系天下大局的重要会议。更毋庸说现场还坐着诸如贾文和、田元皓、太史子义、赵子龙等等名满天下的名士与宿将。蔡琰刚落座时还有些惴惴不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很快便发现齐侯麾下的文臣武将皆是坦荡君子,自己先前的担忧完全都是多余的。
就在蔡琰逐渐适应男女同堂论策的同时,林飞已然结合最近得到的情报向在场众人介绍起了南方的战况,“六月,曹孟德领军三十万自江陵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同月,孙伯符携水师三万逆水而上与曹军相峙于赤壁。”
耳听孙策竟敢以三万水军迎战曹操三十万大军,厅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然而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却并没有让蔡吉感到意外。须知历史上曹操南下伐吴时可是对外宣称“治水军八十万众”。而在这个时空曹操的三十万大军虽说在人数上依旧是十倍于东吴,可若论气势“三十万”显然是比“八十万”逊色了一筹。此外据蔡吉所知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军兵力根本没有八十万,至多也就二三十万而已。所谓的“治水军八十万众”完全是曹操抛出心理战,旨在给江东君臣施加压力。那么是什么让曹操在这个时空变诚实了?还是另有其他缘由?
抱着此等疑问,蔡吉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曹军果有三十万?”
面对蔡吉的问话。田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孟德据荆州后,得到水、陆军不过十余万,何来三十万众。曹阿瞒又唬人也。”
田丰的说法博得了在场文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