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5章
援。即便是曹家,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贸然借天子的名义向蔡吉求援。毕竟自打平城易手之后,曹、蔡两家间的矛盾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眼下就算蔡吉主动提出驰援曹军,曹操怕是也不敢接受这份“好意”。

    不过就众人以为“上策”没戏之时,郭嘉却是自信满满地朝蔡吉进言道,“主上此言差矣。既然下诏与否,在曹氏,不在天子,那便让曹氏下诏来求主上。”

    蔡吉深知郭嘉从不无的放矢,他既然敢如此放话,那必会有相应的应对之策。想到这里,蔡吉不由心念一动,赶紧追问道,“奉孝先生,此话怎讲?”

    郭嘉与贾诩交换了一下眼色,继而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主上可还记得黑山杜长乎?”()

    第一百十三节

    常山之变

    子牌已过,万籁俱静,元氏城府衙书房内却依旧闪烁着昏黄的灯光,将常山太守韩范的身影拉得老长一直投到了门外。韩范本为袁绍家臣,建安五年曹操攻打赵郡,时任易阳令的韩范主动请降献城,被曹操上表为关内侯,并在常山废国为郡后出任常山太守。本来韩范以降臣的身份出任一郡只首也算是领了一份肥差。然而眼下这位韩府君却是接连数日如坐针毡,夜不能寐。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曹操兵败赤壁精锐尽损的传言好似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常山郡。起初韩范还派出兵马严查妖言惑众者,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迹象都表明坊间所传之言竟是句句属实绝无虚假。而更令韩范深感心惊肉跳的是,各地宵小在得知曹公惨败后纷纷举兵起事,一时间常山境内的叛乱像雨后春笋一般四处冒头让人防不胜防。在诸多打着各类旗号的叛军之中又以张燕的黑山军兵马最为强盛,气势最为逼人,才没几日的功夫便已逼近了元氏城郊。以至于韩范不得不下令郡内各城闭门免战以避其锋芒。

    好在现下元氏城城内尚有吕威璜部五千兵马驻防,再加上驻守高邑的史涣部,韩范相信只要紧守城池便是张燕也奈他不得。一旦曹丞相领大军还师中原,张燕那班黄巾余孽也就不足为惧也。可是在韩范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像魔咒一般敲打着他那脆弱的神经。

    曹丞相能还师否?

    韩范竭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却始终无法将其抛诸脑后。对于目前的曹营而言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曹操在荆州兵败身死。如此一来曹营上下需要面对的就不止是张燕这等流寇,而是周边伺机而动的诸侯。

    事实上早在张燕起事之前,毗邻常山的安平郡就在边界布防起了重兵。坐镇安平的齐将是韩范的老相识高览。同韩范相似高览也是降将,只不过这位曾经的河北四庭柱在降蔡之前曾与曹蔡联军恶战过几阵。也算是报了袁氏知遇之恩。所以论风评高览还要高过韩范一筹。

    起先韩范还曾笑话过高览没眼光,放着雄才伟略的曹丞相不投,竟然去向蔡安贞那样一介女子投降。之后眼见蔡吉受困辽西命在旦夕,韩范更是怀揣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在常山与安平的边界上屯兵施压。只是万万没想到才几个月的功夫,他与高览便已易地而处。如今唯一让韩范略感庆幸的是曹丞相子嗣甚多,做为继承人的大公子曹昂更是德才兼备。想来就算曹丞相有所不测,曹营上下也能继续奉曹大公子为主。不像齐营死了蔡安贞便绝户也。

    且就在韩范暗自安慰之际。屋外陡然传来了一阵惊慌失措的大喊大叫之声。心头一颤的韩范赶紧冲出屋外。就见城南的天际一片赤红,那张狂的火舌蹿起数丈有余,甚至高过了元氏的城墙与楼阁。

    那…那是粮仓之所在陡然间韩范只觉眼前一黑几欲晕倒。过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回过神来。跌跌撞撞着冲出书房,厉声疾呼,“来人!来人!”

    不多时便有家仆飞奔来报,“府君!大事不好!黑山破城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