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6章
讨伐曹贼,迎奉天子。”

    耳听郭嘉等蔡吉身边的老臣都对迎奉天子表示支持,吴硕顿觉眼前一亮,但他嘴上还是小心翼翼地谈问道,“可有反对之人?”

    “无人反对。”李达摇了摇头,跟着又气冲冲地将话锋一转道,“然贾文和却进言主上,须得天子下诏,方可出兵。”

    贾诩的这项建议在李达看来就是在强人所难,试问曹家父子又怎么会让天子下诏请蔡吉去勤王。可吴硕却知贾诩的判断完全正确。眼下曹昂这不就派他吴硕出使青州了嘛。想到自己的布置竟与贾诩不谋而合,吴硕不由得意地捻须笑道,“智深勿忧,老夫东行正是为天子传旨而来。”

    “此事可当真?!”李达一把拉住吴硕的衣袖追问道。

    “事关天家,岂敢戏言。”吴硕白眉一挑正色道。

    此时就见李达在狭小的车厢里调整了一下坐姿,以极其郑重地表情朝吴硕俯身一拜,“若如此达愿为先锋救天子出许都。”

    吴硕赶紧扶起李达,“有君这等义士,实乃大汉之福。”()

    第一百二十一节

    分封诸侯

    马车载着踌躇满志的吴硕在日落时分自东门驶进了龙口城。眼下的时辰虽已临近宵禁,龙口的东市却依旧行人如织,两旁的商肆更是门门火炙,户户灯明。从泛海而来的商贾到卖果子的小贩都在忙着做宵禁前的最后一笔生意。好不容易穿过熙攘的街市,马车终于停在了齐侯府的朱门前。不过令吴硕深感意外的是代表蔡吉在侯府前迎接他的人竟是一位极为特殊的旧相识。

    “昭姬见过大夫。”

    望着站在自己面前风姿绰约的蔡琰,吴硕由不得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夫人怎会在此?”

    “齐侯将妾身自胡地赎回,命妾身在此出任侯府长史。”蔡琰福了福身解释道。

    说起来蔡琰的父亲蔡邕乃是吴硕的旧识。想当年蔡邕先是因直言被宦官诬陷,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待到董卓掌权时,蔡邕又被强招入京为官。然而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却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并在不久之后便瘐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而此刻蔡琰虽只用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了她之前的遭遇,吴硕却知短短的“胡地赎回”四个字乃是浸透血泪。

    一想到蔡邕父女通经史,善辞赋,精音律,却又偏偏命运多舛,吴硕在叹息天妒英才之余,亦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蔡吉赎回蔡琰的义举,“齐侯真乃当世孟尝也。”

    或许在吴硕看来蔡吉花重金将蔡琰赎回汉地的举动堪比昔年好客养士的孟尝君,是一种求才若渴的表现。但在蔡琰心中却是早已将蔡吉视作再造恩主。自付唯有在后半生竭力辅佐蔡吉方可报答这份恩情。

    所以面对吴硕的感叹,蔡琰并没有跟着附和,而是微微欠身为其引路道。“大夫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也,请随妾身入府歇息。”

    蔡琰仪容谦恭,言辞有礼,带着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魅力。以至于吴硕在她的影响下暂时收起了求见蔡吉的心思,转而拱手还礼道,“那便有劳夫人也。”

    且就在蔡琰稳住吴硕的同时。蔡吉正从李达口中获知吴硕的大致来意。事实上吴硕之前之所以会找李达单独谈话,除了探听齐营虚实之外,也有让李达替其传话给蔡吉的意思。毕竟眼下时局紧迫。容不得双方再耗费精力和时间互相试探。

    此刻听罢李达所言,就见蔡吉手持折扇轻叩虎口,玩味着问道,“哦?吴大夫携圣旨来访。命孤勤王?”

    “正是。还请主上依昔日之诺。出兵许都救天子出水火。”言罢李达便朝着蔡吉重重地叩了一声响头。

    蔡吉并不怀疑李达的赤诚之心,但她却隐约觉得李达传话可能有偏差。因为以蔡吉对吴硕的了解,这位老先生从不会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