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以生动的语言为郭嘉描绘出了一片诱人的前景,此时的郭嘉却只是抬起头淡然地反问道,“文若还记得桑霍之争乎?”
郭嘉所提的桑霍之争中的“桑”即桑弘羊,“霍”即霍光。话说当年汉武帝临终前指定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桑弘羊出身洛阳一户富商家庭,论家世自然是比不上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者来得尊贵。但他的个人能力极强,堪称天纵奇才。在武帝大力支持下,桑弘羊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然而桑弘羊最终却因与霍光政见生分歧,并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桑弘羊和霍光之间的争斗证明有才华的权臣和帝王一样都是一山容不得二虎的生物。因为权臣要想推行新政,实现抱负,就必须揽大权于一身,绝不允许有其他杂音存在。无怪乎,郭嘉一提“桑霍之争”,前一刻还口若悬河的荀彧立马就沉默了下来。其实蔡吉早在昔年进京面圣之时就曾放话“本府有管仲之才,却不知司空可有鲍子遗风。”当时荀彧只是觉得蔡吉太过狂傲,如今回头看来那女娃儿确有狂傲的资本。
既不愿意以春秋五霸自居,又不愿意与曹操同殿为臣携手辅佐汉帝,那剩下的答案显然只有一个。
一番深思熟虑过后,荀彧终于艰涩地张口问道,“奉孝决意辅佐蔡氏夺江山乎?”
面对荀彧的诛心之问,郭嘉信手自棋盘上捻起一枚棋子道,“余等百年之后,亦为后世楷模,便是另辟蹊径,创亘古未有之制又如何?”
郭嘉的答复固然是让荀彧意识到他今晚注定说服不了自己这位老友了。然而那句“余等百年之后。亦为后世楷模”却在不经意间再次激起了荀彧内心深处近乎要被磨灭的斗志。
翌日一早,荀彧一反常态亲自护送郭嘉与鲁肃入宫面圣。从而平息了外界有关他反对天子迁都的传言。而身处内廷的刘协哪里知晓他差一点就要被人拉下龙座。此时的他俨然已是深陷即将脱离虎口的喜悦之中。面对代表蔡吉、孙策进京面圣的郭嘉、鲁肃,龙颜大悦的刘协,当场金口一开赏赐二人玉如意各一柄以表彰二人心系汉室。只不过由于皇室财力有限。这御赐之物只能暂时靠丞相府友情赞助。
救父心切的曹昂哪儿会在乎这点身外之物,在替刘协撑完场面后,他当夜便在相府内摆下酒宴为郭嘉、鲁肃二人接风。郭嘉本就出身颍川,席间自然是与昔日的汝颍同门推杯换盏,如鱼得水。便是来自江东的鲁肃亦是坦荡豪爽。妙语如珠,不坠楚士之名。
然而这些其乐融融的景象仅是表象而已,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昂终于忍不住探身向郭嘉问道,“沛郡与南郡相隔千里,齐侯与吴侯十月南下会否为时晚矣?”
曹昂此话一出,周遭作陪的曹营文武纷纷跟着竖起了耳朵。说白了曹昂之所以会相应蔡吉的倡议放天子出宫亲政乃至迁都,就是想救出受困当阳的曹操。倘若这会儿蔡吉和孙策的联军不能及时赶到荆州,让刘备攻破当阳置曹操于死地。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毕竟依寻常的行军度,从沛郡到南郡往往得耗费两个月的时间。
此时在众人注视之下,就见郭嘉手持酒盏,带着迷离的眼神冲曹昂微微一笑道,“执金吾莫忧,沛郡与南郡虽相隔千里之遥,然以幽州突骑之脚程,令弟现下定然已抵荆州。”
原来蔡吉那日在丰西泽与孙策达成同盟后,未免夜长梦多她一面派遣郭嘉、鲁肃进京面圣,一面则让曹丕、孙权二人率领一队突骑先行南下与南郡的曹仁取得联系。这队突骑共三百人。每人配两匹钉有马掌的战马轮换着骑。一路上曹丕曹家子的身份令这支联军在曹军境内畅通无阻,而孙权则对荆扬两地的捷径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