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原本本地同刘备等人说了一遍。相较之前徐庶传回的零星消息,诸葛亮所掌握的情况更为详细也更为动人心魄。当其说到天子即将迁都襄阳时,刘备等人的眼中流露出了欣喜之色。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便被马叩关请封的消息给彻底打破了。
不过相比一心想着北伐的诸葛亮,刘备更在意的是他地盘日后能不能继续对外扩张。所以不等诸葛亮把话说完,刘备便已拍案而起道,“若马受封凉州,与汉中张鲁互为表里,孤岂不困守荆州乎!”
一旁的别驾张存见状连忙捻着胡须向刘备提议道,“主公明鉴,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为今之计,宜尽早与齐、吴二侯护驾南下,分定名份。”
刘备在张存的鼓动下连连点头道,“处仁言之有理。孤即日便与齐、吴二侯会盟!”
眼见刘备急于议和,诸葛亮不禁蹙起眉头拱手进言道,“主公与齐、吴会盟虽势在必行,但不可急于求成。”
刘备扭头问道,“孔明此话怎讲?”
面对刘备的问话,诸葛亮起身走到牛皮地图前,指着地图上襄阳的位置分析道,“主公请看,天子迁都襄阳,必将重划王畿。余听闻齐、吴二侯与许都诸公欲划荆北三郡为王畿,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孤便仅剩荆南也。”刘备苦笑着替诸葛亮道出了后半句。作为奉召护驾中最弱的一家诸侯,刘备十分清楚以他目前所持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同齐吴联军抗衡。倘若蔡吉和孙策真如诸葛亮所言打算通过划分王畿来削弱他的实力,那他刘备这会儿也是无能为力。
且就在刘备心灰意冷之际,诸葛亮却是自信满满地向他抱拳,“主公勿忧,事情尚有回转之机。”
“回转之机?”刘备自嘲着笑了笑道,“孤兵甲不及齐吴联军,名望不及许都诸公,何来回转之机。”
“话虽如此。”诸葛亮扬手直指当阳方向道,“然主公有曹公。”
刘备听罢此言忽觉眼前一亮,旋即朝诸葛亮拱手作揖道,“还请孔明赐教。”(。)
第一百四十二节
泛舟云梦泽
五日后,刘备怀揣诸葛亮替其量身定制的方略与蔡吉、孙策一同泛舟于云梦泽之上。由于会晤的单桅帆船空间有限,为保公平起见,蔡吉、刘备、孙策三人各自仅带一名贴身保镖登上帆船会晤。蔡吉照例由赵云在旁守护,刘备则携心陈到登船。孙策自负武勇本打算单刀赴会,但在周瑜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带上了娴熟水性的周泰。
虽说蔡吉、刘备、孙策三人也算是老相识了,可在如此密闭的环境下汇聚一堂还是头一次。此刻就见铺满苇席的船舱内五男一女围坐一圈,四周帘幕低垂,当间燃着一盏熏香紫铜暖炉。舱外另有四名俏丽的婢女,一人在船尾操橹,两人控帆,最后一人支小炉烹茶。
若非帆船外围环绕着蔡、曹、孙、刘四家的战船。不知情者还以为船上贵人们这是要品茶赏景呢。只可惜眼下舱内一干男女全然没有此等闲情雅致。特别是四十多岁的刘备,望着面前比自己足足小了十几二十岁,地盘却比大了自己数倍的蔡吉和孙策,心情真可谓是五味杂陈。遥想当年刘备入主徐州之时,孙策不过是袁术麾下的一员爪牙。而蔡吉更是仅为一介孤女,甚至差一点被龙口本地的段家老儿送给刘备作妾。可谁曾想仅仅十年过后,三人竟同坐在一艘船上,商讨起了如何迁都定鼎、分封诸侯来。并且他刘备还是三家之中最弱的一方。
不过能屈能伸外加二脸皮是老刘家一贯的处事传统,所以就算内心深处再怎么唏嘘,再怎么不甘心,刘备表面上还是摆出一派神定气闲的架势,静候对面的两个小辈先出招。
事实上此刻不仅刘备缄默其口,就连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