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2章
上为敌。”

    李敏的这番分析让蔡吉顿感眼前一亮,且听她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哦?此话怎讲?”

    “君上明鉴。”李敏一拱手继续解释道,“现任高句丽国川王伊夷模乃新大王伯固次子。伯固死,国长以长子拔奇不肖,便共立伊夷模为王。拔奇不服,率下户三万余口依附公孙度,高句丽遂与公孙氏交恶。而今公孙度、公孙康父子相继枉死,公孙氏新主公孙恭又生性懦弱,难堪大任。若高句丽得袁、郭二贼相助,则灭公孙氏易如反掌。且依高句丽之狼子野心,得玄菟后必剑指辽东全境。此时再由袁、郭二贼从旁挑拨一二,高句丽定然起兵攻齐!”

    作为熟悉辽东事务的权威人士,李敏的分析有理有据赢得了在场君臣的一致认可。此刻顺着李敏的思路,王修跟着进言道,“若是如此,君上可助公孙氏抗击高句丽,逼其交出袁、郭二贼!”

    “亦或是放任高句丽灭公孙。”郭嘉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士元也有此意!”蔡吉颇为动容地点了点头,紧跟着她一面将庞统所写的奏疏递给群臣传阅,一面替庞统解释道,“依士元所言,高句丽深居雪域,易守难攻,需引蛇出洞方可将其一网打尽。”

    贾诩粗略地扫阅了一遍庞统的奏疏,不置可否地反问道,“公孙氏便是饵乎?”

    蔡吉点头道,“正是。文和公以为如何?”

    “引蛇出洞倒也无妨,就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诩说着便将奏疏转手递给了身旁的郭嘉。

    郭嘉接过贾诩递来的奏疏,悠然一笑道,“文和公是怕辽东战事一起,曹孟德乘势夹攻?”

    贾诩面无表情地说道,“不可不防。”

    对面的田丰也不无担忧地附和道,“文和公所言不无道理,依魏主脾性,若辽东生乱,其必会出兵与高句丽一同夹击君上。”

    蔡吉听贾诩和田丰这么一说,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可否认,庞统的奏疏给了蔡吉极大的鼓舞,因为照庞统在奏疏上的推演,蔡吉不仅能借辽东的乱局一举吞并公孙家的地盘,还能乘势重创高句丽令其臣服,进而解决齐国在北方的后顾之忧。然而百密终有一疏,庞统的策略似乎仅限于幽州一隅,并未考虑到整个天下大局。正如贾诩、田丰所言,倘若曹操从中作梗,那引蛇出洞之策就不见得是个好主意了。

    正当蔡吉犹豫不决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了郭嘉自信的声音,“那便让曹孟德无暇东顾!”

    “奉孝先生有何见教?”蔡吉抬起头狐疑地向郭嘉追问道。

    郭嘉不动声色地抬手一指身后的地图道,“君上忘乎?曹魏卧榻之侧亦有狼子鼾卧!”

    经郭嘉如此一提点,蔡吉脑中刹时灵光一闪,“先生可是指西凉马!”

    最近变天了,宝宝一直生病,所以比较忙。更新慢,请见谅。(。)

    第十五节

    严师益友

    当蔡吉报出马的名号,郭嘉知晓他们君臣俩又一次想到了一块儿。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令郭嘉不由心头一暖,继而欣然颔道,“正是马。君上既能令张燕入主常山,何不再助马叩关三辅?”

    然而坐在郭嘉身旁的户部尚书崔琰却是不似他这般乐观。且见崔琰皱起眉头道,“马腾父子皆在邺城为质,马投鼠忌器岂敢起兵叛曹?”

    郭嘉摆了摆手一针见血地点穿道,“叔治此言差矣,昔年马叩关求封,又何曾想过邺城老父?”

    “前次马叩关求封,乃是响应天子号召。而今迁都、分封皆已尘埃落定,

    马又有何名义再次起兵?”崔琰连连摇头,显然是对用马牵制曹操一事还心存疑虑。

    倒是斜对面的李敏根据与多年来与胡人接触的经验捻须分析道,“据闻马乃胡女所出,胡人生性凉薄,若诱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