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4章
,何不将公子接回国?”

    “不可!”曹操摆手断然否决了甄耕的提议。在他看来曹丕目前的处境固然凶险,可只要曹丕还是蔡吉的夫君,还活着,就能用婚姻牵制住蔡吉。甚至哪怕曹丕真在齐国死于非命。曹操也能拿儿子的死来做文章。相反如果曹丕“抛妻弃女”私自逃回魏国,则会让曹操在政治上理亏,从而被蔡吉拿捏住把柄。于是曹操低头思虑了片刻沉声吩咐道,“汝且派人暗中保护子桓。切记。万不可让子桓与齐国知觉此事!”

    “喏。”

    曹操见甄耕拱手领命,跟着又果断下令道,“至于离间齐国君臣,就依卿之计行事。”

    甄耕听罢心头一喜,当即叩赌誓道。雅文♀小▽说.

    ?“臣定不会令君上失望!”

    一旁的杨修眼瞅名不见经传的甄耕仅凭借一道离间计便赢得了曹操的赏识。不甘示弱的他也跟着进言道,“君上,臣以为除了离间齐国君臣之外,还可趁势拉拢常山张燕令其为君上所用。”

    话说当年张燕趁曹操受困当阳无瑕北顾一举夺了常山郡治,其占的地方虽不大却是正卡在曹魏的咽喉之处。曹操脱险后本打算将张燕驱离常山。可怎奈张燕背后有蔡吉支持,无论曹操如何软硬兼施都未能得手。故而此刻听罢杨修的进言,曹操略带迟疑地拈须微吟道,“孤亦曾派黑山旧部陶升修书笼络张燕,然皆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眼见曹操对劝降张燕未果一事耿耿于怀,杨修不由一扬眉毛侃侃而谈道。“君上有所不知,昔年张燕曾遣人至京都乞降,获封平难中郎将,得举孝廉计吏。可见其心怀壮志,非寻常贼寇可比。陶升不过一介内黄小吏,张燕不与理会亦不足为奇。”

    关于张燕早年主动派人到京城联系招安一事,曹操倒也有所耳闻。想当年面对主动请降的张燕,汉灵帝仅给了个“平难中郎将”的虚衔。但张燕在和朝廷谈判的时候,并没嫌弃“中郎将”官小,反而是想朝廷讨要一项特别的权力“举孝廉计吏”。话说在汉代。由孝廉出仕,由计吏当官,正是汉代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方式。张燕竭力向朝廷讨要推荐孝廉、计吏的权利,显然是想拉拢豪强世家。以便在河北站稳脚跟。虽然张燕最终败于袁绍之手再次沦落为流寇。不过相比张牛角、于毒、畦固之流,张燕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所以听完杨修一番分析,曹操便顺势问计道,“那依德祖之见,孤该派何人笼络张燕?”

    “杨凤。”杨修成竹在胸地报出了一个名字。

    “杨凤?可是黑山校尉杨凤?”司马朗问道。

    “正是此公。”杨修说到这儿露出了一丝自得的微笑,“昔年杨凤与雷公、白波等起兵。灵帝不能讨,乃遣使拜凤为黑山校尉,得举孝廉计吏。由其劝降张燕,定能马到功成!”

    杨修举荐的杨凤可算是张燕的老前辈了。此人不仅在黄巾军中资历比张燕老,而且还是黑山黄巾中受招安的第一人。想来应该会与张燕有不少共同语言。于是面对自信满满的杨修,曹操这一次没有征询荀彧的意见就直接大笑着拍板道,“此事若成,孤记德祖功!”

    此时此刻远在南皮的曹丕并不知晓他的父亲正在处心积虑地筹划着如何算计他的妻女。雅×√△文小△说.由于尚未得到探亲许可,初为人父的曹丕眼下只能继续留在南皮折冲府以“曹续”的身份当他的队副。反倒是齐营众将士沾了曹丕的光,每人额外获得一小坛醴酒以庆祝齐主喜得千金,令各地军府都洋溢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然而作为当事人的曹丕却深知齐国眼下的局势远不似表面上看着这般祥和。蔡吉冒险产女非但没能解决继承人问题,反倒是将他们一家三口推上了风口浪尖。君上母女可还安好?齐国文武如何看待君上产女?齐国豪强会否心生叛念?各方诸侯会如何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