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8章
些、再高一些,才能为你提供更多臂助。”

    有时只有只言片语:

    “佛渡众生,唯不肯渡我。你渡我罢。”

    苏晏将每一封私信都收在革袋里,沈柒一个,太子一个,皇帝一个。三个革袋,藏在包袱深处,走到哪个州府都带着。

    他给皇爷写各种藏头格,将俏皮与感慕的小心思藏在庄重的奏折内。

    他前后给太子写了七封回信,详叙途中所见所闻、诸多趣事,在纸页间谈笑风生。

    他给沈柒只回了一封信。就在几天前,连带题目31个字,是一首七绝。

    ——前世上选修课时,写格律诗一直都是苏晏的弱项,主要是平仄合得头疼。穿越后在恩荣宴上,皇帝命他作诗,他怕露丑就整了个打油诗,蒙混过关。

    可如今他想写诗。不抄五百年内的古人,也不抄前世网络美句了,就老老实实地、绞尽脑汁地,自己写一首。

    苏晏喝了几口小北温好的御寒酒,咬着笔杆,望向窗外苗圃里的霜枫寒菊,沾墨写道:“酒染霜林醉夕曛,风过黄花如卷云。寒恋重衾瘦骨倦,锦字聊题更寄写到最后两句时,觉得有些闺中幽怨之气,不满意地把纸团一揉,丢了。

    重新琢磨之后,他慢慢写道:“此身尤在千山外,一夕魂梦过楼台。为许故园东篱下,菊花悠闲着酒开。”

    这首他自觉挺好的,既显得承情重诺,又不乏闲适气息,但“菊花、开”仨字看着就屁股疼,于是把纸团狠狠一揉,丢了。

    苏晏挠着额发,烦恼地叹气,末了终于憋出一首合律又委婉的。他生怕自己反复斟酌,脑细胞又要死一大片,干脆就这么直接塞信封里,寄出去得了。

    远在京城的沈柒收到这封期待已久的回信,拆开后见是一首名为《有所思》的七绝——“清光无意入疏帘,渐次盈亏又月弦。雁梦醒时寻锦素,落花深处数流年。”

    他读来读去,觉得似乎隐隐有思念之意,又似乎只是感叹流年易逝。沈柒左右拿不定,深恨自己诗文念得少,于是亲手誊抄出来,找了个曾是落第秀才、后弃笔从戎当了锦衣卫的总旗,让他解读诗意。

    秀才总旗看了看,是上官的笔迹,立刻就开始大拍马屁。沈柒不耐烦道:“叫你解意,谁叫你点评?这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我觉得好就行。就想让你看看,写诗的人究竟有没有那个意思?”

    “哪个意思?”总旗不明所以地问。

    沈柒峻色瞪他:“大老远千辛万苦寄一首诗,你说是哪个意思!”

    “哦——”总旗顿悟,忙指向纸面,“有的有的,大人请看第三句。‘雁’乃长情鸟,也是传讯鸟,有‘鸿雁传书’之说,而‘锦素’用的是‘鱼传尺素’的典故,是情书交酬的意思。这句说写诗之人半夜梦雁而醒,起身寻找心上人寄来的书信呢!”

    沈柒听了,按捺满心欢喜,摆出一副随口而问的神情,淡淡地称许两句,把这总旗打发走了。

    人一走,他就把信纸用力摁在胸口,用它去压制那颗狂跳不已的心。

    沈柒把这封信与前一封同放进锦囊中,白天揣在怀中,夜里藏在枕下,度日如年地推测苏晏的归期。

    而千里之外的陕西,苏晏在与龙泉的谈话中走了神,想起那些来来往往的信,直到对方唤了他好几次,才蓦然回神,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有点倦了,精力不济。”

    龙泉道:“大人好好休息,至于那名自称是豫王府派来的信使,不如等明日再见。”

    “无妨,把他带到书房来。问清楚我心里才踏实。”

    -

    书房内,苏晏请那名信使落座,打量完问道:“伤势要不要紧?”

    信使摇头:“多谢大人关心,一点皮肉伤,不碍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再世权臣简介 >再世权臣目录 > 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