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7章

    一切都解释通了。

    过得几日,皇帝收到邵沉锋发来的捷报,捷报上声称,已成功驱逐犯边的北蛮诸部,待清理完扫兵游勇,便收兵回北安。

    丝毫不提武将们战意盎然,追入漠北,也不提自己曾夸口要灭亡北蛮。

    如果不是顺安密报,他也不知道。

    皇帝冷笑数声,一边下诏书让邵沉锋一鼓作气踏平北蛮,一边催促郑增华赶紧运饷运粮。

    朝中文武,也不是全都赞成,钱粮就那么多,给了朔北,别的地方势必被削减,要是削到自己头上可怎么办?

    北蛮子已经撤退,大可相安无事,为何还要赶尽杀绝?就算真要赶尽杀绝,又为何非在此时?不能等他们致仕后?

    但也不敢反对,皇帝今年身子骨差,脾气倒越发暴躁了,杀性也更重,上个月杨大人、刘大人只是说了句太子该上朝听政,就被皇帝定了殿前失仪的罪名,拖出金銮殿打了一百大板,还没到家就落了气。

    杨、刘两家不敢哭丧,悄悄扶灵回乡。

    大家心里有种感觉,皇帝大概寿数将尽,快死了。

    纵观历史,越是这样的时候,皇帝往往越昏聩,杀人也无所顾忌,朝臣们要想平安活到下一位皇帝登基,就得学会明哲保身。

    唯有御史唐朴方,激动地道,“平定北蛮,扬威域外,乃不世之功,圣上英明!”

    皇帝听得此言,就如大热天喝了冰雪甘草水,大冷天喝了羊肉鲜鱼汤,熨帖到了心里。

    换了别人说这话,他都未必如此高兴。

    为啥?

    因为唐朴方性情刚直,从不谄媚,让太子上朝听政,他提过很多次,杨、刘二人找死,他也求过情。

    皇帝不杀他,纯粹是因为以前曾当着众臣的面说过,“唐爱卿乃朕之魏徵”,杀他就是打脸自个儿。

    如今他也赞成平定北蛮,可见此事真能百世流芳。

    是的,皇帝感觉自己早就看清了唐朴方,这老竖子屡次犯颜直谏,并不是真的赤胆忠心,而是为了青史留名。

    事情定下,皇帝抽空给贺芳亭回了封信,让她做两件事,一是大肆宣扬邵沉锋那句豪言壮语,二是宣扬朝廷十分支持镇北王,又将发来一批粮饷,助将士们建功立业,踏平北蛮。

    还承诺贺芳亭,待有一日她回京城,即刻晋封她为顺安长公主,也不会亏待了她的儿女。

    在此之前,好生留在北安,稳住朔北后方,不要轻举妄动。

    邵沉锋如果有什么异状,及时密信禀报他。

    李荣贵模仿着他的口吻奋笔挥毫,力求让顺安公主感动得流下眼泪。

    这信发出去,皇帝轻叹,“还真有些思念顺安了。”

    儿女晚辈们,谁说的话都没有顺安动听,她总能说到他心坎上。

    与她相比,儿女们都显得蠢头蠢脑。

    李荣贵笑道,“想来不用多久,您与顺安公主便能相见。”

    皇帝:“等她回来......”

    话没说完,忽然毫无预兆地往后一倒,晕了过去。

    李荣贵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搀扶,一边尖叫,“快传太医!”

    等皇帝被太医们救醒,已是次日中午,他一把抓住李荣贵,厉声问道,“太子可有异动?”

    李荣贵哭道,“您放心,太子还在东宫!”

    皇帝这才放开他,躺回去静养,暗想太子还算有良心,没趁着他晕倒谋朝篡位。

    而有良心的太子,也并不着急。

    他算着时日,快了。

    唯一让他烦恼的是,母后大约也快了,近来时常生病,但也许是因为比皇帝年轻,底子也比皇帝好,并没有晕倒,只是虚弱无力,因此无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何处觅芳亭简介 >何处觅芳亭目录 > 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