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被狠狠地撞了一下,我听到了我骨头“咔”的声音。很痛,面前是一个小女生,撞得有点傻了,呆呆的看着我,而后面,捂了嘴拼命赶过来的,不是陈墨是谁?
她似乎并没有认出我来,拿了一张学生证递给贺延平,她说她叫杜鹃。贺延平夸我有魅力的时候,我心里不知哪来的恨意,口里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外贸941的陈墨。”
说出来之后,我心里大吃了一惊,原来,我一直记得那样清楚。就在这一霎间,我真正了解到了我的内心:
其实,我来这里,只是想或者能够遇见你。
第
12
章
陈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总结一下,大致不超过以下范围:小农后代,书香门第,她家里从她奶奶的爸爸起就都是读书人,还中过一个跨时代的记念奖:大清朝最后一届的秋风钝秀才。家风流传,也算得上家中无白丁了。家世清白,三代无坐监之男,五代无再蘸之妇,生活简朴,早吃早睡;至于本人,第一特点是懒惰,能坐着不会站,能躺着不会坐;性格当然谈不上温良贤淑,但是刁蛮不超过阿紫,任性略逊于朱七七,基本上还在刘鹏程可以忍受的范围;思想简单,虽然在书上和电影中看过和口头上计划过无数阴谋诡计,但从没找到机会实践;情绪全写在脸上,伤心的时候会哭,高兴的时候要笑,愤怒的时候要发泄,当然时不时还不忘卖弄一点小聪明;志气不高,几近于无,只想着有朝一日能找个不算辛苦的工作,摸鱼抓虾,混吃等死。至于人缘么,勾肩搭背的狐朋狗友还是颇能找出几个。……究其本质,是个小农。但是在进化过程中,又难免沾染上了一点小资习气,比如说有一点小虚荣心啦,讲究一点小情调啦,平日里喜欢看一点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文章啊,所以,当她打开一封邮戳上表示是昨天发出来的信的时候,眼睛不由地亮了起来。
而其实那封信也是一小段流水帐,不过就是描述了昨天下午某人参加的一场篮球赛,其主要内容是这场球打得行云流水,出了一身臭汗而结果想当然的是大败对手。结尾是照例的一段指示,大意就是他乡遇故虽然值得高兴,但是历史的车轮是向前的,任何事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谈不拢来,也不要太过伤心之类云云。虽然陈墨从信纸里闻出了一点点酸味,但还是不由地佩服起该人的远见来。
自此之后,这两封信带出了无数的弟弟或是妹妹,为祖国的邮电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墨专门捡了一个小纸盒,密密地按日期收好,一年下来,小纸盒居然已经装不下了,暑假回家时,想来想去,陈墨还是把它们裹在大衣里带了回去。
“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这是一个遗忘的年代,这是一个充满偶像却忘记历史的年代,这是一个虚荣浮华大家万众一心向钱看的年代”这样无聊到宁愿写日记的假期,陈墨架了腿,从记忆里搜寻了某巨作的开头,很是得意地加工成自已的句子。她有点心虚,嘀咕了一声,“这算不算剽窃?”转念反正只是日记里供自已意淫之用,难得这样大气的句子,还是姑妄存之吧。
客厅里电话叮叮地响,陈墨赤腿跳了出去,妈妈本来在后面卧室擦玻璃,追了在骂,“这么大了还没半点女孩子样子!”
陈墨不胜其烦,梗了脖子叫了一声,“我在接电话!”妈妈不作声了,陈墨这才拿起电话。听了话筒对面张婷婷咯咯带笑的声音,“陈墨,你见习报告做完了没?”
大学的暑假是无比悠闲的,导师就是怕大家玩得连系办公楼大门朝哪边开都记不住,给她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任务:暑期见习。陈墨开始并不在意,暑假里最不缺的就是吃喝玩乐,狐朋狗党,她也求过爸爸给她胡乱弄个回来,被爸爸抢白了一句“我们家里还没有不劳而获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