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久,黄土所垒的外墙已经褪去了本来颜色,变成偏黑的模样,一点儿亮色都看不到。家徒四壁,房檐低矮,以他的身高进屋时不得不低垂着头。现在,李知行终于明白,唐宓刚刚说的十年前的事情没有错。他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冷静得近乎冷酷,对别人的生死都可以淡然相对,把别人的苦难放在天平上称量,以此来判断谁应该接受多少援助。
“因为她还没沦落到最底层。”李知行说,“所以跟我们没关系?对她的遭遇视而不见?”
“我没让你视而不见。但我提醒你,保持理智的态度。”
“不会有任何人赞成你们,就算你爸。”张静瑜瞥儿子一眼,“你爸很开明也很宽容,但就算是他,也绝不会同意你和她往来过多。”
李知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站着,脊背笔直,犹如青松。
“当然,我也知道现在说这话太早。人生很长,你也才十八九岁,以后发生什么,就算我们也无法预测——”张静瑜轻轻叹了口气,“缘分其实很浅,稍纵即逝。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和初恋携手终老呢?”
李知行许久没有说话。
“这几天好好陪陪你爷爷奶奶,你奶奶好不容易回宣州一趟。”
“我知道。”
|第十六章|有你就足够
八月初时,外婆的病情有了显著好转,各项身体机能也慢慢恢复,陈医生诊断后认为,外婆的肾脏功能可以完全恢复。被胡蜂蜇伤后的治疗情况,恢复时间不等,通常在一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她挺感慨地说,外婆到底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身体素质不错,耗时四十天就可以恢复,已经算是很快了。
另一件好事,几天后唐宓收到了大学通知书——通知书送达了唐家村,是由村支书专程送到宣州的。她拿着通知书给外婆看,外婆爱不释手,久病的脸上浮现艰难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疾病即将痊愈的时候,都没有笑过,这还是第一次这样高兴。
病房里没有秘密,几个小时后半层楼的人都知道了613病房出了个京大学生。一时间外婆病床前访客如云——询问学习经验的,纯粹看热闹的,大部分人参观完毕,都会对外婆说“您这孙女真好啊”。外婆不是那种被人吹捧就晕头的老人家——毕竟,唐宓也不是她养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但孙女被人赞美总是值得喜悦的事情,外婆也很难得地微笑了一下午,心情是入院以来最好的一天。
通知书到达的当天,严晓冬给她打了电话。这一个多月来,她和以前的同学没有任何联系。她清楚自己交友关系,关系不好的同学不会联系她,关系好点儿的同学知道她的家境,任何活动都不会叫她,毕竟同学聚会都要花钱,而她根本没钱人也不在宣州。
===第73节===
严晓冬在电话那头问她开学时间,得到了两所学校开学时间一致后,她说:“我们起坐火车去燕京吧!把你的身份证号给我,我来订票。”
唐宓心头一热:“这太好了,谢谢你。”
严晓冬历来体察人心,但唐宓没想到她连这件事都替她想到了。
“别客气。”严晓冬向她通报喜讯,“你看了前两天的新闻吧?叶一超再次得到了奥教金牌。”
“啊?是吗?”
严晓冬感慨吃惊兼而有之:“你真是山中不知日月啊。他应该明天就要回国了,你记得到时候恭喜他呀。”
“好的。”
如果仅仅是不知山中日月就好了,她这段时间太忙,脑子里除了各种医学名词再也没剩下其他任何事情,因此完全忘记了叶一超参加比赛的事情——比赛的确是前几天举行的。
她的确准备等叶一超回国后就发信息恭喜他——但没想到的是,反倒是叶一超先给她打了电话来,告诉他自己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