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
可这不是虚言,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例子,学院的大儒和先生们,时常以自身例子告诫学子。
而学子中个别非常刻苦的,也是这般熬夜苦读的。
真正让年轻学子们心悸的是第二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仿佛是在宣告他们将来的遭遇,一些近来怠于学业的年轻人,扪心自问之后,纷纷涌起心悸的感觉,害怕将来白首之后,追悔莫及。
于心底油然而生不负春光,发奋读书的情绪。
不远处,大坪边缘位置,三位大儒旁观着这一幕,陈泰抚须大笑:“都说诗词无用,殊不知,诗词最动人心。许宁宴,当真是绝世诗才。”
见劝学诗积极调动起学子们的情绪,张慎脸上也不禁笑容扩散:“这话不假,他只用了一盏茶的功夫,这份水准,别说如今,便是纵观历史,也能名列前茅。”
李慕白忽然问道:“他说自己早已荒废学业,你们信吗?”
两位大儒同时点头,李慕白忍不住笑了一下:“何以见得?”
“作诗时,他让辞旧代笔了。”张慎说。
“身为读书人,作诗岂会让他人代笔。”陈泰补充道:“除非他不精书法。”
但凡读书人,个个都是精通书法的,这是基本功。
李慕白感慨道:“可惜啊,他已是及冠之年,转修儒道为时晚矣。”
陈泰痛心疾首:“如此才华,竟然学了武,简直是暴殄天物。”
粗坯的武夫,配不上许宁宴的惊才绝艳。
张慎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忿道:“听辞旧说,两人年幼时,其父便定下,辞旧读书,宁宴习武。”
“那许平志不当人子,白白荒废了一个读书种子,实在可恨、可恶。”李慕白恨声道。
两位大儒深表赞同。
PS:好想早点上架,开始爆肝(滑稽)。
第40章
争斗
李慕白望着公告墙边,学子越聚越多,甚至学院的先生们也闻风而来,激动的拍大腿,称赞此诗大巧不工,朴素至理。
李大儒耳廓一动,捕捉着山风送来断断续续的交谈:
“先有一首天下谁人不识君,如今再出一首劝学诗,难道我大奉儒林的诗词之道,要再次崛起了吗?”
“两百年来,诗词佳作寥寥无几,如今出了这两首,我们这几代读书人,总算是有脸面对后人了。”
“相比起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劝学诗必定流传更广,会被时时拿出来训诫读书人。”
“怎么没有署名啊,是哪位大儒所作?”
没有署名....此诗必定流传甚广....李慕白心里一动,瞅了眼低声交谈的两位好友,他不动声色的后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