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可不傻,领导夸赞你一顿,显然是对你很满意,这时候秦浩要敢说出想换个职场,那就有的好看了。
李清瑶淡淡吐出两个字:“原因。”
“一来,属下已是公主殿下的幕府,也承蒙殿下厚爱,给予重视,允许属下无礼。”
“二来,属下不是文人,只会一些文字机巧罢了,翰林院那边,属下把握不住。”
李清瑶微微点头:“你确实大胆。”
就秦浩所说的这两条原因。
李清瑶很想打秦浩一顿。
秦浩要表明的很明确。
第一说明了自己胆子大,容易失了礼数,以后也不会改,希望别计较。
第二就骄傲了,明明给出难住翰林院大学士的上联,还自创字体瘦金体。
以李清瑶的见识,瘦金体一旦流传开,绝对广受文人追捧,秦浩的在文人地位中,便会水涨船高。
但人家自己说了,他不是文人。
李清瑶真受不了面前秦浩不要脸的谦虚。
但她叫秦浩来是有正事。
便开口问:“沈浩,我这里有一道考题,你给出一个方案。”
“想当我的幕府,可不是只会一些文字机巧便能胜任。”
说话,她让一旁小昭,递给秦浩一张写有如何优化赈灾之法考题的纸张。
秦浩接过,心里有些有些忐忑。
他前世只是个哈工大学生。
古代的考题,他真不怎么会,可千万别是太难的啊。
他也没想到当公主幕府还要考试。
当接过考题,秦浩略微,愣在原地。
就这?
他很怀疑长公主是不是单纯让他走个过场。
李清瑶淡淡开口:“给你一天时间考虑,如果太难你便说,给你换个考题。”
秦浩没丝毫犹豫道:“不用一天,属下已经有答案,可否借殿下笔墨一用。”
至于长公主口中的太难什么的,被秦浩自动忽略。
他觉得长公主这么说,真只是让他走个过场。
李清瑶目光一凝,让小昭又送一份笔墨,放在另一张书桌上。
秦浩坐下,再次审题。
水灾,二十万灾民,国库不充裕。
即将入冬。
目前国家只能尽全力调拨粮食,播发钱粮,救济灾民,鼓励各地乡绅开放粥棚。
问如何最优化救灾之法。
以最小的代价和伤亡,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活到春天播种。
秦浩略微思索后。
结合目前大京皇朝律法。
便奋笔疾书。
还是那足以开宗立派的瘦金体。
优化之法有三。
其一,实行以工代赈,国家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组织受赈济者返乡,通过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如水灾河堤建设,家乡重建),预计可收容难民六成。
其二,鼓舞乡绅救灾,命乡绅雇佣灾民,收纳灾民,灾后(收纳灾民的乡绅贵族,可免税一年,给予奖励,再有灾情可动员更多乡绅效仿之)预计可收容难民两成
其三,发动灾民自救,余下灾民,可命其原地开荒,自食其力(灾后部分荒地可给予灾民),国库充盈下,国家给予粮食支持,预计可收容难民两成,死亡率一成。
写完这些。
秦浩将具体施展方法,如何开展工作,细节上要做到什么地步,都详细描写得清清楚楚。
写的时候秦浩心里还庆幸。
幸好以前历史书没白读,关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他都记得。
施展方法再结合大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