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意中从河平那知道隔壁事端的诱因,就是赵兰跟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他更是在和赵兰的争执中得知她是出于报复,才故意跟方母说那一番话,他心里过意不去,是他家的事连累了方团长家。
………
某日早晨六点,房间里的机械闹钟响起,徐簇和眼睛还没睁开,伸手摸到闹钟将它关掉。
自从她去邮店局的培训班学习后,她每天雷打不动六点起床,连带着杨觉俨的起床时间也被调到了这个时间点。她怕有一天自己和他都没醒,她会迟到,就买了闹钟回来。
上班果然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当时没工作就想着工作,一旦工作了,徐簇和又觉得痛苦,每天都在祈祷周日的到来。
但她没说过一句她后悔不去工作了之类的话,更没有因此放弃。
杨觉俨也没劝她说觉得辛苦就不去了,当事人都在坚持,践行着当初不会后悔的决心,他不会泼冷水。
培训班临上课前十分钟至五分钟,徐簇和刚刚进到教室,她除了第一天会早到一些,其余时候都是在这时间段来到。
教室里的人并不多,当初邮电局从三十人里挑出十五人,组成报务员培训班,过了元旦培训班只会留下十人,这十人继续接受培训,也可以进入到报房接触实际工作,这时候才有工资拿,拿的是学徒工资,满师才能领正式工资。
第70章
培训班学习
培训班里三分之一的人会离开,这个规定仿佛是压在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直至元旦心中的大石才能落下。这期间大部分人都不敢懈怠,此刻还没上课,但教室里安静得只有翻阅书本和写字的声音。
他们学习了几天电报学的基础知识,才学到报务员必须掌握的莫尔斯电码,“.”念为“嘀”,“—”念为“嗒”,1是“滴嗒”,2是“滴滴嗒”……除数字电码符号之外还要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电码符号。
至于实操接触电报机,学习进行发报、收报,他们还没到这一步。
尽管这里有部分人是从邮电学校出来的学生,培训班上的井师傅还是一视同仁进行细致的教学。近几年的学校教学工作是几乎处于瘫痪阶段,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多少,这也是邮电局要对预招的各人进行培训的原因之一。
井师傅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高级报务员,身材高挑,有着一双丹凤眼,挽着髻,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没有一丝头发落在额前。让人一眼就记住的是她的肤色特别白,向枫跟徐簇和形容她皮肤白得像雪花面粉。
徐簇和腕上的手表嘀哒,时针走到八点整,这位井师傅就拿着一样新物件走进教室。据坐在向枫前面的周奋进说,这是莫尔斯电码练习振荡器,他以前在邮电学校见过。
“10个数字,26个字母的电码符号我都教你们怎么学。大家都用功,一来教室就学习。想必你们也是记住了。但知识记在脑子里,不知道怎么用,没有运用到实际上,那也是无用的知识。知道电码的点划,嘴巴上会念嘀嗒,滴滴嗒,嘀嘀嘀嗒嗒,但不熟悉这机器上的发音是如何。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和学习。”说罢,井师傅将莫尔斯电码练习振荡器调试好,又对准老话筒。
“嘀……”响声充斥着整间教室,原本振荡器就起扩大作用,再加上老话筒二次扩音,入耳非常清晰。
徐簇和听了一上午的“嘀嗒”,感觉脑昏耳鸣,向枫对此也感同身受。
等井师傅离开教室后,向枫和徐簇和相携去食堂吃午饭。向枫每天就盼着中午食堂有什么好吃的,有没有出新菜。
现在这个阶段培训班的学员是没有工资拿的,属于脱产培训,唯一的补助就是中午那顿饭是免费的。免费的午餐也不是任吃任拿,他们和那些职工一样都是凭发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