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出话来了。
这是二战时候丢失的,丢失后,他们只能在影像图片中看到这两件文物,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传说。
但是现在,他们看到了。
有一位德国老专家已经白发苍苍,他抚摸着那把维京剑,道:“四十四年,我又看到它了,我又看到它了。它就是我丢失的孩子啊,我魂牵梦萦四十四年!”
范文西老先生叹道:“诸位,你们见到这把剑这块黄金板的心情,就是我们看到我们中国文物的心情,曾经山河零落生灵涂炭,自身尚且不保,又哪能保得这些文物周全,如今太平盛世,回望旧梦,谁不盼着失物回归祖国?”
这话说得几位德国人也都为之感慨,气氛变得沉痛却又温和起来。
初挽道:“费舍尔先生,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退一步高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现在我们彼此都冷静一下,回想下问题的解决之道,之后我们再继续谈,你觉得呢?”
费舍尔盯着初挽,默了片刻,才点头:“好。”
之后,他解释说:“我们会重新协商我们的方案。”
**********
当天谈判再次暂停,初挽将两件文物直接交给德国博物馆保存,费舍尔等人自然受宠若惊,这是中国方面对他们极大的信任。
走出博物馆后,几位中国专家显然对于初挽的举动赞叹不已。
本来他们都觉得,不应该提前拿出来这两件文物,必须握在手里做把柄,但是现在看,初挽突然拿出,出其不意,也算是一招攻心之计,显然德国人把这两件文物看在眼里,那就拨不出来了,他们肯定不舍得,到时候让步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这种谈判场上,人的感情是很奇怪和复杂的。
一方面会为对方刹那间流露出的感情动容,于是大家达到了对艺术或者说对人类文明敬仰的共识,从而有了灵魂深处的共鸣。
这种共鸣是和民族宗教国家人种无关,这是人类对几千年前古代文明的拜服,是对那双改造自然开创一切的先祖之手的敬畏。
但是另一方面,大家又属于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文明的后代,所以都在竭尽全力想得到更多,想尽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因为后者,于是大家会下意识利用前者的情感,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国代表是,德国代表也是,其他国家可能也是,大家都一样。
这件事甚至和品德或者什么高尚的情操无关,只是单纯的立场不同。
作者有话说:
前几天看到一个姐妹吐槽聂家的那枚印章,说提了一嘴就不见下落了,之前还有一位读者追问“印章呢怎么不还给人家”
需要说下,上辈子女主和聂南圭是敌人,这辈子开始时亦敌亦友,现在也算是可以聊聊天的好朋友,但这个朋友还没到可以直接送东西的地步,和刀鹤兮关系亲近也才刚开始互送个瓷啥的。
况且因为上辈子激烈竞争过,这辈子自然要留一个后手预防万一。
那印章高低算一件古玩呢,也没欠了他家什么大人情,为什么要着急还呢……你看聂家肯定也有太爷爷作品,他们可没说送给你吧。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女主也是一个很抠门的(或者说很有耐性的?),东西都要发挥最大价值,带回来兽首都还藏水底下不露面呢,一个印章,肯定要放放(其实兽首和印章同属于一个剧情后面一起解决)
?
第
274
章
第274章功德圆满
或许是黄金板楔形文字和维京剑带给德国人的震撼太大,
也可能是初挽在此刻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当德国博物馆的几位谈判专员再次坐在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