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但是这种做法是一次性的。因为人类的文明一旦过度到下一阶段,就会慢慢产生本质的,永久性的变化。而文明的等级越高,宗教的煽动难度就越高。
地球的文明程度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反正在殷怜看来,不是她目前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够轻易煽动的等级,所以她也就没有费过这个力气。虽然就她的本心来说,她最终的目标总是要试图控制自己的世界,以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来推动它的发展,但她在这件事却十足有耐心,甚至过于谨慎,并不急于快速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这些信仰就来得比较蹊跷了,因为殷怜甚至还什么都没做。
经过细密的思考和推断之后,她最终还是推断出了信仰的源头——多半是来自彼得潘事件里,被她救助的孩子们,估计主要就是还在宿舍生活着的小米糖他们,因为就他们受到殷怜的作为影响最大。
这点信仰其实做不了什么,殷怜惊讶的是仅仅这么几个人,至多加上家长也就几十个人的信仰,就能维持她那庞大的信仰池不再流失。
这令她怀疑由信仰所获得的精神力量的流失其实也许并不与信仰的总量关联,当然也有别的可能性,比如说小米糖他们本身的精神力量就很强大。
不管怎么样,这让殷怜进一步坚定了要好好培养这一群小童星的念头。
完成版权的交接之后,殷怜就放出了两个模板创作专精的AI机器人,然后又对外聘请了一位比较专业的编剧。夏国AI机器人的仿生形象做得算是很逼真了,但是若是长期接触还是会发现很多破绽,比如说他们不会流汗,拟真的毛孔不会呼吸等等,好在地球目前没有这个技术,所以大部分人也不容易往这边想,再控制一下双方接触的频率和时间,被发现的几率就会很小。
之所以要用上AI,省钱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真正优秀而且负责的编剧确实很难找。
殷怜请来的这位就花了不少钱,而且还不能不请,毕竟AI缺乏情感上的主观审美,必须有人掌控整个剧本的节奏和笔调。
殷怜自己也可以做这个工作,但是要做的工作实在不少,她对于这个题材又没什么兴趣,又自认自己的时间价值要高过编剧的薪资,便果断选择了请
人。
最后的效果和她预想之中倒也相差无几。
殷怜为了日后的资源或者科技获取爬了几个养成之中的备选世界做完一些准备和调整工作回来之后,请来的编剧就协同AI完成了大部分剧本的改编。
他显然很喜欢合作的AI。
因为仿生人比较昂贵的关系,殷怜手上目前闲置的机器人躯体不是很多,AI数量却很庞大,而且分门别类各种专精的都有。这种情况下,一个AI分配一个躯壳是不可能的,也就有需要的时候能让适当的AI轮流使用一下相应的身体而已。大部分AI只能寄居在殷怜专门用来储存程序的芯片储存器上。而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场合,殷怜也准备了不同外表的多组AI,考虑到AI的外表普遍很美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殷怜这次用来承载AI的仿生机器人是和聘请来的编剧一样的中年男子外形。
当然,依旧很英俊,但是殷怜特意提前了解过,这位老师本身性取向笔直,有妻有子,应该不可能突然浪起来。
所以对方应该只是纯粹喜欢AI的知识库而已。
他对AI的创作能力大家赞赏,说道:“和我合作的两位助理编剧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健谈,但是工作态度是真的好,文笔也很优秀,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自己的作品?是中途才转行当编剧的吗?以他们的能力,只作为助理实在可惜了。”
他恨不得跟对方交换联系方式,可惜两位AI完全不解风情,非常死板——其实是殷怜预先设定了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