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过考虑到时候参演的演员人数众多,殷怜也不可能真的逐员定制,所以本质上只是提供了相应的选项,令人自主选择。
然后就是交通安排。
跟每个剧团签订协议的时候,殷怜顺便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参与演出的所有人下载小米糖他们在使用
的内部APP,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账号。
APP里面的内容很多,包括殷怜先前已经上传的各种演艺资料,还有AI进行咨询。同时,这些演员安装了APP之后,很快就被要求填写自己的住址,如果逾期不填写,视同自动放弃免费的接送服务。
除了少部分有车或者追求时间自由的人,大部分人都填写了资料。然后AI就对于路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最后得出了几条最佳线路,并且安排好了相应的接送服务。
所以影片开始拍摄的时候,演员们的反应甚至是惊喜的。
殷怜给出的薪酬不算太高,不过因为是公益片,大家都能理解。相对来说,工作期间的福利安排那才叫贴心,每天上班就有车接送,有专门设立的食堂和餐补,不但味道极佳,竟然还兼顾了热量控制。
其实舞台剧的日常运动量极大,并不需要像影视演员一样节食。但是如果有野心一点的话,还是有很多人惦记着小屏幕大屏幕的,不是他们不够热爱现在的工作,实在是过大的现实差距面前,理想和爱好的分量实在无法和现实抗衡。
只要有这个野心,大部分人都还是试图将自己的身材维持得更好的。
这种情况下,殷怜的做法虽然花费不大(因为都是从自己的产业里抽调人手),但是却大大减少了一众演员的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拍摄之中来。
甚至再考虑再三之后,殷怜还安排租用的小面包车在特定时间里,帮忙有需求的演员进行家里孩童的接送,因为在她调查之后,发现这其实是在加班情况下,比较影响演员工作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客气地说,不管这几部剧拍得怎么样,但是经过这一茬,殷怜手下剧组的待遇却是流传了出去,成了业内传说。虽然也有人觉得殷怜这钱用得不到点上,慈善的性质更大,但是殷怜自己却颇为满意。
说到底,她这辈子都不可能高价请大牌明星来拍戏的。
不可能不可能。
明星效应和品牌效应二选一,她选择自己成为这个品牌。反正她可以有数不清的优秀剧本,完全可以靠质量经营出名声。
所以这种情况下,她宁愿当具有孵化性质的造星工厂,依靠本身的实力和待遇吸引有天赋有野心的新人,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提高核心演员的待遇,因为她不需要明星的人气来弥补剧本故事的不足。
而这种状态下,影片的拍摄要比预想之中进展顺利太多。这种顺利让殷怜也有了更多功夫进行其他方面的安排。
第
667
章
667
《月亮的孩子》剧本已经分发给孩子们快一个月了,小作文也写了很多,但是殷怜并没有马上立项。原因也简单,这个剧本太好了,好到就算殷怜到手得轻松,也不愿意妄自糟蹋了它。
殷怜选剧本的时候是用了心的,她很确定以这个剧本的人设来说,所有孩子都能够把自己的角色演得不错,不过也仅仅就是不出错而已。
要演得好,演得传神,不是做不到,但是绝对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所以殷怜早早就把剧本给了每一个人,让他们把这个剧本作为案例,学习如何分析和深入了解角色。:
这之中花费的时间是省不下来的。
殷怜原本的计划,是先让孩子们花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融入角色的生活,完善角色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