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来说,殷怜觉得地球好牌子的酱料就差不多了,不必要费这个力气。
除了酱料之外,殷怜也考虑了拿酒作为商品。这两样产品比起香料之类的好处,就在于看得见的支出,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豆子或者粮食作为原材料。殷怜就算把口味做得好一点,生意做得火一点,只要让人看见支出也很高,权衡利害之后,谋夺的心思就会淡几分。
不过殷怜也做了多方的尝试。
比如说有一个世界,殷怜就是卖味精的,价格定得比酱料和酒水都要高,但是比香料却要低不少。而且她这次耍了点心眼,不说这东西是制作出来的,而说这玩意儿跟盐一样,是开采出来的。
结果引得竞争对手暗中琢磨要寻找所谓的味精矿,跟踪了故意没事驾车出去绕一圈的AI好几次,折损了几波人,也没找到所谓味精矿的定位,但因为是私下里在外头进行的袭击,对方也只是吃了亏往肚里咽,除了AI暗中传出了威名,到也没有引来官府的围剿。
当然,这也跟两个世界形势,法规和朝廷作风的差异有关系。
殷怜越是养这些世界,就意识到搜集当地情报和培育专门AI系统数据库的必要性。其实在信息搜集之后,直接根据相关信息对AI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写会更有用,可惜这事情太费功夫,殷怜也缺乏这方面的技术。
也许殷长生日后能干这份活,但是以他目前学习的进度,做做国内或者夏国常见的游戏系统还行,但是升级和调整AI基础逻辑就算了,他还没这个技术和经验。
因为考虑到要把孩子们送出去“留学”,殷怜就认真筛选了不少当地的信息。这个过程之中,她主要筛选的还是风土人情和人际八卦。
当然,一些安全措施也是必须筹备的。
殷怜可是下了大血本了,打算在孩子们留学的世界恒定一个传送阵,并给每个人准备一个带有视觉屏蔽效果的手环。这个手环上附着了一个紧急传送术和大回复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留学”期间,殷怜自己也是不能离开的,方便随时居中策应。
除此之外,殷怜也亲自去查看了准备寄养孩子的人家。她有针对性地看了好多家,选了其中最合适的一批,也留了备用。
在她看来,直接找一个荣国府,不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即便真的找到了,也未必能确保这些土著把孩子们当做贾宝玉和林黛玉来对待,因为这些孩子本来也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何况,要让这些孩子们了解各自人物的心态处境,荣国府反而不合适。
殷怜只需要这些孩子了解特定环境下每个角色的思维模式是怎么养成的,而这些不需要他们生活在荣国府,只需要了解促成角色形成相应思维的事物——说白了,他们甚至不需要过红楼众人的生活,他们其实只要去了解曹雪芹所见识过的人世百态就够了。
不过孩子们未必有曹雪芹的见识和阅历,也很难在短时间培养出来,因此殷怜只能把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在短时间内以更夸大的方式来展现给你看。
举例来说,针对“贾探春”,她需要找的寄住家庭是一个不管事的老爷和一个同王夫人足够相似的主母,对于“林黛玉”来说,她则需要安排一个明面上爱声名,内里却贪婪的大户人家,并一个孤女的身份,同一份足够令人垂涎的家财。
殷怜肯定凑不出两三百万两的白银,就算能弄到也不可能去弄。不过弄些做工精细首饰,再加下当代人看不出端倪的精致书画和琉璃器瓷器之类的,却肯定不是问题。.
即便如此,这些人家也是殷怜精心挑选过的,品行可以不高尚,但也不能太坏,至少不能明目张胆地杀人放火。
听上去容易吗?
那只是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