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收集目前圈子内的各种竞争案例和脏污手段。这些在网络上其实都能找到,只是藏匿得比较深。在这一点上,几个大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居功甚伟。他们在收取了公关费用之后,就会把水军的匿名“辟谣”实则颠倒黑白放在前头,把事件发生当时的各种截图,石锤,以及事实经过,以及当时经历过的人的证述删除,隐藏,甚至进行关键字替代和排序性暗示,就可以顺利把假消息误导成真相,而把真相打成造谣。
所以许多新闻发生时候是一个风向,后来人看到的时候却又是完全另外一种说法。
曾经大家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当大资本入局之后,很多人就会发现,互联网的记忆是不可相信的,因为可以轻易被篡改。
殷怜认为这不是互联网最终会有的面貌,但缺乏法律监管的这个第二社会,目前确实已经成了谎
言的聚集地,对于这一点她也很无奈,只能缓缓图之。
而她很多时候的每一个行动,其实都是这个“缓慢图谋”的一部分,在尝试怎么润雨细无声地改变现状。
此时这个换脸表演综艺也是意图远大,但是殷怜仍旧考虑了怎么把战果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之中,如果只是想要独善其身,把节目做得公平公正,以目前殷怜的技术和资本其实不难,但是如果想要给整个行业一记重拳,把他们戏耍观众的手段揭露出来给每个人看并且让观众看懂……就很不容易了。
这也是殷怜选择全程采用观众投票进行评判的原因。
维持节目的公信力?不,其实她完全没有这个打算,相反,她要让这期节目变成一个“经典案例”。
这期选秀的节目规则并不是没有任何人觉得奇怪,不过一些相关的明星工作室在思考之后,也没有人预料到她可能会有的骚操作,加上这节目聚集的关注度实在让人眼热,便也没有纠结太久。
于是接下来,便先先后后开始有明星工作室试探性地联系了殷怜负责对外接洽的AI,询问比赛的事情。这些咨询主要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开场就抬高自家艺人,贬低节目,试图以言语占据优势然后在节目上获得优待的,AI逻辑清晰,态度冷静,自然是不可能中对方的套,反而会针对工作室本人的行为和预存的网络数据分析,反过来打压对方。他们掌握的数据比明星工作室拿出来的更多更真实,工作室说知名度,AI就说知名度覆盖群体,工作室说流量,AI就说不同平台流量数据对比和可信度,工作室说号召力,AI就说节目本身的热度和选手目标群体。
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节目面对普通观众,看重的是演技,不看重数据女工。
不过不是所有工作室都这个德行。
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咨询明显正常多了。
有那种明星或者经纪人打电话或者经由中间人,表示想来节目玩玩的,这种明面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比较随意,说是不在意胜负,AI也不会拒绝。
另一种是那种正正经经打电话来,表示想参加节目,但是本身对自身的演技也不是很自信,担心出丑或者连海选都过不去的。这种的往往都要更深一步地打听节目流程甚至目前的参赛情况,毕竟很多新生代演员都不是真正的老戏骨,比起那种不出名但演艺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撇除名气的原因,谁赢谁输还真说不定。
这些人咨询的意思,当然也是希望能受一些照顾,或者说是想要一份承诺。殷怜既然想走观众投票路线,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很重视人气,而人气明星肯定是不怕跟素人比人气比粉丝的,他们怕的是殷怜在节目内容或者规则上玩花样,白白给人做了垫脚石。
AI则使用了一套定义上算是“委婉”但是实际上听着还是很扎心的话术逻辑表示了“节目的主旨会以给参赛者充足展示演技的空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