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假,因为殷怜事先虽然确实先跟他们交代了参赛者们表演的内容,比如选择剧本的大致范畴,演出的是嘉宾的角色或者剧里其他人的角色,表演方式是模仿的嘉宾的表演,还是自我理解之后进行的具有个人风格的表演,以及这些作品在直播之中大致会有的播放排序,但却没有把录像提前给他们看过,所以此时嘉宾看到表演时,是真的惊讶。
他们对于表演的预期,也不过是普通外行人模仿表演的程度,或者是一些偶像剧的表演水准,没想到实际的表演视频,从台词到感情表现都相当优秀,模仿老戏骨的表演竟然更多是神似而非形似。
这就很了不得。
但事实上,这一点很多人之前就已经惊讶过了,因为过了海选初赛的视频,基本上都是水平过得去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换脸不追求外表,这就大大放宽了评选的限制,让更多人可以参与海选,矮子里面拔高个,总有一些表演水准更高的,第二点则是殷怜的海选拍摄方式,自选剧本让人可以选择理解更深并且筹备时间更长的作品,而自助拍摄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适应系统,调整状态,并得到更好的表现。
但这一场模仿表演仍旧是把弹幕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之后有个语音沟通环节,老戏骨开麦就问:“你看过这部片几次?”
表演者情绪有点激动,表现完全不像是视频中那么稳定和顺畅,回答道:“每年都会看十遍以上,具体几遍早就数不清楚了。”
老戏骨顿了一下,说道:“谢谢你这么喜欢这部电影。”
第
731
章
731
表演者很激动,甚至有点结巴起来,但是很多观众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些许共鸣,心里浮过“他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这样的想法。
事实上,戏骨本人也感受到了。
说实话,他挺震动的。
四十年了,他还在演戏。当年还是当红演员的时候,有多少年轻人□□裸地表达过对他的喜爱,表达过热烈而不假思索的崇拜,可是当时间过去,经历过诸多起起落落,他知道自己演得更好了,作品也更优秀了,可是与粉丝的距离也渐渐拉开,不再有最直接的交流。
其实这是一件好事。
当初的粉丝只会对着他的作品嘻嘻哈哈,可是现在的观众却会因为他演出的某部作品,某个角色流泪感触。
但他偶尔也会怀疑,演员的时代是不是其实已经过去了?因为比起当初他还有许多虽然不深刻却至少精彩好看的商业片,现在声音最大的那波偶像团体甚至不需要有什么好作品。
当然,这种自我怀疑也只是偶尔一闪而过的一丝念头而已。他其实还是很确定自己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一丝怀疑其实只是与观众越走越远的寂寞而已。
但这一刻,这一丝怀疑突然间就消散殆尽了。
年轻粉丝们也许会为了偶像去买代言,刷数据,送礼物,追行程,掐番位……但是他们显然不会为了偶像去学习表演,去研读一个剧本,去了解一个角色,甚至去学习成为编剧或者演员——这才是对于一个演员最高的褒奖。
因为这说明你演出的角色深入人心,真正打动了观众,并对他的人生都产生了影响。
这名选手的年纪不小,但是比起嘉宾本人来那是年轻太多了。他显然不是老戏骨早年的粉丝,而是因为他七八年前演出的一部影片入的坑。
那是一部社会片,很多剧情都取材于真实新闻,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与参赛者本人的成长经历有共同处,而其中表现的情感又非常触动人,所以在很多年里面,都成了青年的人生圣经一样的存在。
双方聊片子聊得热火朝天,导致很多看过这部片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