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手段,但是至少在大是大非之前是很有是非观的,但也没有如今的她这样的责任感。
毕竟不是真的小姑娘。
殷怜知道年龄是她目前的短板,所以平时都会尽量避开这方面,这次也是如此,说道:“我当您在夸我啦。不过这个跟我多大没关系,主要是从小受我父母影响,个人就比较关心这方面的事情。”
她成功转移了话题,薛教授听了,也算是解决了疑问,真心实意说道:“你爸妈把你教育得很好。”
接下来双方回到了正题,薛教授跟殷怜大致说明了一下自己课题的方向和需要的数据内容,殷怜认真听了,倒是学到了不少。最主要是她以前没怎么接触这种社科性质的研究项目,对于这类研究的方法方式也缺乏完整的了解,薛教授提到的内容之中,大部分她倒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考虑到了,但也有很多细节,是她在没有充足时间的磨练前,很难只通过假想来推断出的方法。
另一方面,薛教授也对她能提供的信息量感到很惊讶。因为拥有AI系统这个外挂,殷怜对于整个网络舆论脉络远比大部分人,甚至于一些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工作人员都来得清楚和熟悉,虽然其中一些数据的来源不适合对外公布,但是却有助于殷怜了解到更多的现实情况。
而这其中一些信息和归纳后的结论,哪怕只是比较笼统地跟薛教授进行讨论,也让薛教授了解了之前不少关心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殷怜还会根据薛教授的需求提出有用的建议,甚至主动配合增加一些程序。
比如说给选手增建粉丝群。
殷怜原本是完全不想搞这个程序的,因为她就很反感这种事情。在她看来,文化和娱乐行业运营粉丝和受众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这也要有了一定的作品之后,交给专业的人处理,在这之前,不论作家还是演员,都不应当分心搞这些东西,否则简直是本末倒置。
没有作品就开始运作粉丝,那不叫演员,那叫投机者。
这次节目的参赛者人数众多,大部分人都不算是正经的影视演员,缺乏必要的影视作品,就算是有不少作品的配角演员,本身的角色也往往缺乏辨识度,还需要打磨和闯荡。
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分心。
所以虽然其他选秀节目都会经营一下粉丝,殷怜却是打算让所有选手凭本事说话,不打算搞打投这种事的。尽管目前明面上宣扬的规则是观众投票,但看她搞的一证一号就知道了,她就没打算让人花钱刷数据。
不过跟薛教授聊过一番之后,她又改了主意。之后选手们的主页都自动带上了粉丝群的编号,这个粉丝群也是建在专用APP上的,殷怜随便搞了个多平台交流程序,功能都是现成的夏国模式
稍微简化了一下,就好用得让用户啧啧称奇。
选手们目前都还没有暴露个人情报,所以在APP的粉丝群也多数是以代号作为代称,最多就是粉丝们给起了好听的昵称。殷怜让每个选手都进了自己的粉丝群,但都另外安排了人进行管理,不需要选手自己进行管理,同时可以跟粉丝进行交流,但不允许暴露过多个人信息。
当然,如果选手实在想要自己管理,那么殷怜也允许他们在真实身份揭露之后,选择自己信任的人给予管理权。如果是没这个需求的人,殷怜会继续安排AI帮忙进行合理而高效的管理。
之所以愿意多找这些许麻烦,也是为了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情况下,不同的粉丝团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殷怜安排的管理员肯定不会搞事,但也不怕遇不上反面例子。毕竟现在的社会风气是这样,加上参赛者之中也不是没有那种本身依靠营销出头的人,有机会的话,他们肯定会抓住机会,最大化自己的优势。毕竟吃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