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某个人气选手名次一路飙升,直到撞上了另一位同样以真面目示人的高颜值人气选手,但是双方
的演技实在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么一PK,反而造成了节目组都没有预想到的结果。
颜控都是相当诚实的。
如果说面对一张真脸和假脸,他们更愿意选择真脸,那么当面对两张真脸,而真脸甚至顶着一张比真脸更好看的假脸时,颜控们就动摇得非常厉害了。
其实每个人对于长相都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别人看着觉得好看的自己未必会心动,所以即使面对比偶像更好看的对家时,也未必就会马上跳反。可节目组提供的人物形象其实包含层面非常广,不可能全都不符合颜控的审美,这种情况下,很多粉丝群是以这种假象只是荧幕效果,不会出现在现实进行洗脑和说服,但是当各种各样的演出视频看多了,粉丝也未必没有怦然心动,移情别恋的那一瞬间,只是出于对于现实的迟疑和斟酌,最后还是强迫自己坚持立场而已。
种子早就已经埋下了。
所以乍然面对上颜值同样过关,而且同样符合洗脑条件的对象时,真正表演的冲击力就立刻显出来了——名次在13位和14位上的两个选手PK过程之中,一路蹿升的十四号选手一和对方进入PK区域,投票数就猛然停滞,甚至粉丝都有大量跳槽换群的。
说来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所有投票之中,其它一般非流量选手与13号或者14号单独PK投票指数都比较稳定,处于普通观众一个指数,颜控或者粉丝一个指数的一个固定区间,唯有13号和14号的对投,数据呈现出一种非常奇特而且夸张的形态。
要知道按殷怜这个投票机制,除了一开始缺乏初始数据的时候,PK的双方有可能出现压倒性的数据比例,当名次正式稳定下来之后,相隔两个名词的选手应该不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况。
但是十四号对上十三号,却差不多只能拿到5%的投票,这个5%还包括粉丝和被安利来的粉丝预备役。
这导致十四号撞上十三号,名次就被卡住了,而且因为比赛的特殊机制,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还会时不时地跌落到十五位。
这个现象久了之后,难免引发了网上的热议,就连节目组也都关注了一下,但是节目组这边无疑是有几分看笑话的。
因为这个十三号太给他们找事了。
之前说过,节目组建立官方粉丝群,最大程度地收拢了粉丝,然后再由粉丝自由选择支持哪位选手。按照现在的娱乐圈生态,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俗话说,堵不如疏。规范化追星行为是比较长远的事情,想要更有效,殷怜选择了双管齐下,也就是塑造更多更有能力的“明星”让粉丝进行选择。只是市场大了,选择性多了,粉丝群体的眼光自然也会高起来。
别觉得现在的粉丝都是眼睛长疮,其实除了少数本身有利益牵扯并明知其中水深还试图从中得利的粉头之外,很多人被卷入这个圈子的过程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过程——本身生活比较空虚,缺乏精神依托,然后一些营销手段又让某个流量频繁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甚至只让这么一个流量出现在她的人生里,带着所有虚假但美好的人设。
但凡见识过星辰大海,谁又会喜欢一条臭水沟?
这话说得难听了点,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这跟买东西一个道理,垄断导致狭隘。而如今的一些营销手段,像极了古时候一神教对于民众的洗礼,其实就是通过精神洗脑进行一种垄断,催眠消费者主动地去排斥尝试其它选择,甚至对开眼看世界这件事产生一种被人故意灌输的罪恶感。
《真象假相》的比赛机制其实一直在抑制这种排他性的洗脑,给所有选手建立粉丝群,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