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回北京,这儿有你在,我也不用操心。”
她明白朱自强的意思,不亲眼看着那些东西毁掉,朱自强不会安宁,所以走进书房,拿出一个纸盒,连着档案袋一起丢给朱自强:“全在这里,你自己验收吧。”
朱自强接在手中,此时苏南的表现让他大感意外,提得起放得下,事不可为马上抽身。当然,朱自强从中感受到最暧昧的一点,这对姐弟俩不是铁板!苏维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当然苏联也没有被苏南牵着鼻子走。只不过苏联落马后,苏南才站出来。朱自强心头涌起一阵感慨,幸好苏南不在政坛,幸好苏南不是男儿身,不然……朱自强不敢往下想,对这样的人,除了斩草除根,他没有别的办法。
将东西放在身旁,等苏南走开后,朱自强继续苏维埃的话题:“滇池的事情,主要是人的治理,等省人代会过后,不妨把担子压重点、压狠点,有些人,不把刀子架在脖子上,是不会轻易就范的,呵呵,如果直接影响身家性命,我保证不出三年,滇池肯定能治理好。”
苏维埃摇摇头,轻声笑道:“有些事情不能太狠辣,特别是对人……”
第208章
出格
苏维埃停下,看看朱自强,别有深意地说:“我看过你的简历,也听过你的不少事情,为什么你每个任上都有纪委调查小组?有没有深入的考虑过其中的问题?”
朱自强点点头:“我的方法不被人接受,但是我又没法融入到时下的风气中,只好挥着大棒赶一部分人,丢出好处拉拢一部分人,只要目的达到,手段合法…甚至不合法,但对大多数人有利益,我就会做。”
苏维埃静静地坐着,听朱自强说,看朱自强说,他就像一尊沉静的雕像,隐隐透出山的稳重,从他略显厚道的脸上看不出半分情绪。接过朱自强的话,苏埃维慢慢地说:“你不用着急,现在不会饿死人,也不会冻死人,更不会穷死人,我们虽然在跟时间赛跑,可是压力不像以前那么大,有些风气是从保温饱时期形成的……”
手在空中画了个大圈:“要有大气候,你不能蛮干,跟着中央走,结合地区特点,慢慢来,爆炒的小菜固然可口,可是损害健康,温火炖出来的更美味,而且益寿延年。大姐说,你在地方任上,激情四射,成绩显著,往往能用个人魅力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协助,这一点很难得。但是随着你的位置变化,手中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个人色彩更加平淡才好,你要明白,国家是人民的,工作是集体的,政府不是私营企业,就算你出发点是为人民,但你不能完全凭借自身燃烧以求最大回报。比如,你刚来春江时搞的整顿党员工作作风,镇之以静,迅速清理一些害群之马,这个镇之以静就很好,不显山不露水,就算暗里波涛汹涌,但表面始终无风无浪。”
成长是一个过程,朱自强这一年来,渐渐地在反思自己的施政方针,过了三十岁,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政途上攀升,一路走来,经历的、感受的、遭遇的都让他不断成熟。可成熟的象征是什么?做事谨慎胆小、瞻前顾后、麻木不仁?他生怕自己再没有当初的热血,生怕丢失马达灌进他灵魂里的信念。
可是苏维埃说得对,一县之地可以激情四射,一市之地也可以声势不凡,可一省之地呢?或者一国呢?他也巴不得自己几句话安排下去,下面的人马上执行,而且是完美执行。可能行吗?连朱自强都没办法说服自己。
朱自强慢慢整理思绪,试图将内心的矛盾表达清楚:“苏省长,你说的我能理解,但是我并不认为可行,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比如以前的师范毕业生们,那时的待遇属于社会中上层收入,工资虽说几十块,但比干部收入高,当然那个年代的物质消费太过单一。而现在呢?教师素质不断下滑,你看看那些私立学校,为什么家长们会趋之若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