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陛下思忖再三,既然老将老来得子,不如给后生留一条青云路。
天子遂广招贤士,为远征之行遍寻能人武将。
若是得胜而归,自是封官加爵,甚至允诺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李怀柔被退婚后伤心难过半载有余。
直到她乍然得知此事,才一骨碌从病榻爬起来。
“陛下此言当真,他当真会赏赐尚方宝剑?”
我没想到吸引李怀柔注意的并非封官加爵的荣华富贵,而是那柄杀人害命的宝剑。
至于她想斩之人就是三岁小儿也知道是何人。
李怀柔当夜便修书一封,悄悄地寄给她远在白鹿洞读书的好弟弟李怀诚。
可是没成想李怀诚胸无大志,不愿上战场。
李怀柔气得直骂弟弟不争气,她说自己若是男子,定当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她最信赖的丫鬟向我回禀时,我险些笑出声。
随后,我指点道:“诚儿这孩子不是最听祖母的教诲吗,你还不快告诉柔儿,让她去求祖母。”
女使如醍醐灌顶,直夸夫人高见。
李怀柔果真很快搭上远在老家的婆母。
婆母起初也不愿孙儿入伍冒险,可我断了她的燕窝鱼翅、首饰锦绸不过两日,她便迫不及待向李怀诚哭诉自己遭到我这毒妇的虐待。
她说,我狐媚侯爷,侯府被我搅得鸡犬不宁,若非李怀诚出人头地,恐怕他们婆孙三人永无宁日。
哭诉之后,婆母还向李怀诚支招。
反正以李怀诚的脑子一辈子也别想及第中榜,应当另寻出路。
而军中尽是侯爷的部下爱将,身为侯府嫡子的李怀诚入伍只需在后方指挥,挣个军功岂非信手拈来。
李怀诚被撺掇得心动不已。
他本就不是习文练字的料子,又被祖母娇惯长大,听闻如此捷径,当即就撇下书,偷偷报名参军。
10
侯爷是在李怀诚抛弃同伍将士,弃营而逃,最终被缉拿返京,才得知儿子闯下塌天大祸。
当日,侯爷黑着脸进宫回来,却依旧没能将李怀诚捞出天牢。
我觉得惊奇。
李怀诚参军不过三月,京中前两日才传出我朝大军抵达边境,他怎么逃得比敌戎败退还快。
被天子劈头盖脸一顿骂的侯爷摔碎茶盏:“这个混小子,他以为自己考不上功名,就能一刀一枪拼出功勋!”
“结果边地苦寒,他嫌弃军营没有热茶热饭,美婢娇娘伺候着,竟然私逃回来!”
饶是早有预料,可李怀诚弃逃的理由实在令我啼笑皆非。
出征大捷未至,竟已出此丑闻,陛下定当龙颜大怒。
侯爷如何美言劝诫已无济于事。
身为侯爵之子李怀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左不过是流放三千里与五千里的差别。
可后院里,闻讯从老家赶回的婆母与李怀柔哭得昏了又昏。
事到如今,她们竟指责若非是我盛气凌人,置他们婆孙三人于死地,李怀诚何至于参军博出路。
我耸肩无奈:“婆母明鉴,那也不是儿媳让他私逃回来的呀。”
“诚儿若非贪生怕死,怕不是能挣得功名,届时获得陛下的尚方宝剑,一剑斩死儿媳这个妖妇呢!”
我哪壶不开提哪壶,婆母气得险些吐血。
要不是李怀柔与婆母同仇敌忾,目光仇恨得分不清大小王,我都要忘了她。
我连忙好心提醒:“如今,侯爷赋闲在家,怕是不顶用了。”
“要是柔儿入宫为妃,指不定能在龙床上为诚儿美言两句,让陛下放了他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