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她看得出来,孟佳期很看重这件事。往常一心铺在工作和学习上的女孩,现在把实习和毕业都?暂且搁在一边了,心心念念就?是?给沈宗庭做衣服。

    接下来一天,孟佳期拉着陈湘湘去逛了浓水街棚仔布料市场,在挤挤挨挨的布料市场里,一个铺子一个铺子看过去,稍有些?上眼的布料,就?上前摸一摸,看一看色泽。

    陈湘湘是?个外行人,那些?布料里,她看中了好?几匹,觉得拿来做西?装也不错。

    “不成,颜色有点深。”

    “垂坠感不够。”

    孟佳期都?一一否决了。两人泡在布料市场一整天,愣是?一匹能让孟佳期满意的布料都?没有。

    “这样下去,整个港城你都?挑不到合适的布料了。”走出布料市场时?,陈湘湘踢了踢脚下的石子。

    “嗯,我已经联系几个学姐,看能不能在英国邮寄一匹给我。”孟佳期抓了抓头发,沉静的脸上罕见出现烦躁的神?色。

    这布料,她急用。

    但是?再?急也没有用。若是?做西?装的布料不好?,就?像化妆没有好?的打底,眼影和腮红上得再?完美也无济于事。

    好?在,在找布料这件事上,孟佳期还是?撞了些?运气,竟真找到一匹完美的布料出来。

    说来,这布料的来源也是?极巧的。《服装史流变》的期末考核作业是?一门采访。采访一位你认识的服装设计师,询问她他从事服装设计的心得体?会并做成一篇采访报道。

    通过定制工作室的学姐牵线,孟佳期得到了一个宝贵的采访机会。

    她的采访人是?港城一位旗袍设计师,名叫倪念慈。倪念慈年?近花甲,设计的旗袍很有些?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味道,很适合用来搭配西?式外套、斗篷、毛衫和披肩。

    正因如此,她设计的旗袍不赶潮流,却在港城市场上永远有一席之地。

    正式采访那天,孟佳期还没进行自?我介绍,倪老师便认出了她。“你是?港大?学生,时?苑奖正装组金奖得主,是?不是??”

    “是?我,倪老师好?。”孟佳期乖乖应声。

    “果真是?。这孩子,不光功力好?,人长得也好?。”

    面对倪老师的夸赞,孟佳期笑得拘谨。

    采访很顺利,倪老师平易近人,两人就?服装的中西?融合展开话题。这也是?孟佳期此后想钻研的方向,听倪老师的心路历程听得格外认真。

    孟佳期的一些?见解虽生涩,但基本思路和倪老师不谋而合,尤其是?,她们两个在设计当中秉承的理念都?是?“不追赶风潮”。

    两人虽着三十多岁的年?龄差,相谈甚欢。

    采访结束后,随口聊起日常。

    孟佳期这才得知,原来倪念慈的籍贯也在西?城,成年?后认识了身在沪城的爱人。在下海潮风靡的年?代,她爱人决意来港城闯荡,做进出口贸易,她便也跟过来了。

    “说起西?城,我想起糖厂。在我那年?代,西?城糖厂的股票谁要是?买了就?发了,横竖是?个十万、百万富翁。”

    “是?。不过现在糖厂已经败落了。光做制糖生意,没有延伸产业链,终究是?做不下去。”孟佳期答。

    说起糖厂她还是?有印象的,以前,来她爸爸和爷爷这儿订西?装的,有不少就?是?糖厂的管理层和员工,穿着锃亮的皮鞋,梳着大?背头。

    聊了些?琐碎的日常,两人关系又近了不少,颇有些?“老乡见老乡”的惺惺相惜。,尽在晋江文学城

    期间,孟佳期低头记录采访笔记时?,一缕头发调皮地落到颊畔,倪念慈伸出手?来,替她轻轻拂到耳边。

    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港城有佳期简介 >港城有佳期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