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章
,往后倒在地毯上,滚出去好远。

    十三先背部撞在车厢墙壁上,疼得咧嘴,却见十四的脑袋就要和墙壁亲密接触了。他下意识抬腿,拿大腿垫了一下,兄弟俩倒在一块,摔得七晕八素的,靠在一起放声大哭,哪里还记得谁是谁家的孩子?

    绣瑜哭笑不得地一手一个搂了在怀里安慰着,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整十四身边的人。

    这时窗帘上投射出人影,外边传来胤祚的声音:“额娘,您和弟弟们都没事吧?前面乱成一团,好像说是出了刺客,四哥去打听消息了。”

    “刺客?”绣瑜不由揪心起来,“胡闹,他能帮上什么忙?老六,你去接两个妹妹,都到车上来避避。”

    没多久胤祚就带了两个格格上来,九儿惊魂未定地拧着眉头,挨着绣瑜坐下。瑚图玲阿却是一脸跃跃欲试,扒着窗口张望,问道:“六哥,刺客长什么样子呀?”

    胤祚想了想:“我也不曾见过,但听书上说应该是穿紧身短打、手持短刃的习武之人。对了,就像《易水寒》里的大英雄荆轲。”

    《易水寒》这样的杂书对至今认字不过千的瑚图玲阿来说,已经超纲了。但是“荆轲刺秦”的故事她却在戏里听过,当即问:“荆轲是不是像皇阿玛一样,会百步穿杨?”康熙在她心中就是武力值最高的代表。

    “额,”胤祚额上冒出一滴冷汗,“当时只有军队才统一配给弓箭,市井游侠都是用剑,他应该不会使弓罢。”

    瑚图玲阿不屑地撇嘴,比了个鬼脸:“六哥骗人!连射箭都不会,叫什么英雄?”

    胤祚一时语塞。旁边十三十四又争先凑了上来,脑洞一个比一个清奇。

    十三问:“六哥,他是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那是《大闹天宫》,不是《荆轲刺秦》,你记混了。”

    十三又问:“那他是不是红脸儿,骑白马,使一把青龙偃月刀?”

    胤祚哭笑不得:“那是关羽。”

    十三红了脸,不好意思地饶头。十四却不满地大喊:“六哥,你又骗我们!”

    “哼?”胤祚俯身捏了十四的耳朵,“我什么时候骗你了?”

    十四甩甩脑袋躲开他的袭击,捂着耳朵大声说:“那是关云长,不是关羽!”

    瑚图玲阿歪着脑袋一想,也笑道:“对,我还记得那出戏《大战白马坡》,明明叫关云长!”

    胤祚哭笑不得:“照你们这么说,那曹操跟曹孟德也是两个人了?”

    十四一脸鄙视:“曹操字孟德,当然是一个人!你连这都不知道?”

    “就是就是!”十三和瑚图玲阿深有同感地点头附和。

    “我——”胤祚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有理说不清,他蹿下马车落荒而逃:“罢罢罢,我去前面看看四哥。”

    围观了全程的绣瑜笑得直打跌,片刻又浮上些忧虑。

    嬷嬷们一直说十四聪明,记性好,听过的话能一字不落地重复出来,她只当是奉承话。如今看来,聪明是有的,却恰好处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记着,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得多加引导才是。

    这样思索了片刻,胤禛胤祚打马小跑回来,绣瑜这才知道,前面不是什么刺客,而是几个拦驾请愿的老百姓。

    胤禛捧着茶杯愁眉紧锁:“儿子听说,江南大旱,又恰逢春耕的要紧时候。百姓家里刚过了残冬,余粮已经吃完了,新苗却因无水灌溉旱死在地里。眼见今年要颗粒无收,无地少地的村民遂揭竿而起,连扬州城里都出现了抢米抢粮的案子,还有大量村民外出逃荒。”

    这个土里刨食的年代,逃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对农民来说,面临着饿死途中,病死他乡的风险;对国家来说,走投无路的农民啸聚山林,小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