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4章
西,儿子想留在京城帮帮四哥。”

    “皇——”梁九功通报的话哽在嘴里,目瞪口呆地跟“不是东西”的户部尚书面面相觑。

    第103章

    “户部下辖十四个清吏司,

    按省设置,分掌民赋及盐课、钞关等,

    同时掌管八旗禀赋、军士粮饷。这是湖广省清吏司的郎中……”

    马齐僵着一张脸,

    语气波澜不兴地给胤禛介绍户部各司官员,

    仿佛他一向如此尽职尽责,而不是因为偷懒刚刚才被六阿哥一状告到御前似的。

    单单瞧这脸皮,

    难怪人家做到了一部尚书、正二品大员。不过比皇阿玛还是差了点。

    康熙跟马齐极熟,又护短。胤禛被叫到清溪书屋的时候,

    背后议论人被撞破的皇帝不仅没有丝毫羞愧,反而指着马齐哈哈大笑,当着两个儿子的面,把马齐刚出仕时做侍讲学士,

    靠在乾清宫的柱子上睡着了等一系列蠢事抖了个一干二净。

    康熙笑骂:“你是康熙八年做工部员外郎入的仕,

    二十四年了,可不是老货吗?”

    面对一个铁了心要护崽子的皇帝,你能说什么呢?马齐脸上笑嘻嘻,

    心里mmp地给胤禛道了歉。

    虽然背后说人坏话被撞破窘迫万分,但没有皇子给奴才道歉的道理,胤祚只好强装无事,一本正经地端着手,

    尬吹了一波马齐的功绩,忠君爱民、勤政朴素的高帽子不要钱似的往他头上扣。

    胤禛也赶紧表示马齐大人忙于政务,

    一时疏忽也是有的,以后还要向马齐多多学习。

    最后双方达成默契共识,

    表面上把此事揭过不提。

    马齐回去也大感庆幸,他起先不重视胤禛,除了觉得“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之外,更多是因为没能揣测圣意。康熙叫阿哥们入部学习,大阿哥去了兵部,三阿哥在礼部,四阿哥在户部,五阿哥在刑部,六阿哥在工部。貌似公平合理,个个都重视。

    可是大清从来没有亲王入六部的先例啊!六部属于全国性机构,总管天下政务,事物纷繁复杂,非精明强干的能吏不能胜任。而之前的皇家亲王们,文化水平都达不到要求,所以多是领着一些皇帝亲近的机构,比如裕亲王现领着内务府、简亲王领着宗人府。表示的是皇帝的亲近,而非本人的能力。

    马齐起先以为四阿哥在户部也呆不长,便随便拿些账本糊弄他。可如今看皇帝这个样子,竟然是有几分认真的。他顿时在心里盘算开了。有个阿哥在部里,既可以得到政治资源的倾斜,有什么为难的事也可以直接上达天听,有百利而无一弊啊!

    他登时对胤禛换了副笑脸,大手一挥召集了户部各司的头头脑脑,给胤禛一一介绍。又亲自带着他熟悉政务,处理各种往来文书,分析各种旧例,洞察部内各种人际关系。

    这番姿态做下来,效果简直好得过了头,当然也瞒不过宫里主子们的眼睛,尤其是永和宫。马齐发现皇帝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透着满意,态度简直有几分过度亲昵了。

    有一日御门听政前天上突然飘起小雨,从太和门到太和殿这点子距离,梁九功还特意使个小太监过来,给马齐送了把伞。

    在皇宫里打伞?梁九功当然是不可能自作主张的,那这就是皇上的意思了?马齐看着头顶上的朱红油纸伞,心里感激涕零,又诧异万分——这皇帝的好感度也太容易刷了吧?还是四阿哥或者德妃真的受宠到这种地步,自己随随便便就捡到宝了?

    直到八月十五命妇进宫朝贺,皇太后拉着他年仅十一岁的长女汀兰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德妃笑盈盈地跟在旁边凑趣,末了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