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4章
呀!想到此处,亦是上去跟母亲抱头痛哭。

    是啊,前天还在活蹦乱跳给自己送菠萝的小儿子,好好儿的就病了。康熙想到这里,又见妻女哭得伤心,已然心软了大半,突然又猛地想到内务府查验的奴才不正是荣妃的人吗?

    好个马佳氏,自个儿办事不谨慎,反倒将污水往别人身上泼。

    康熙心里已然有了定论,只一时下不来台。

    恰好这时太监又传:“皇上,京里来人了!六阿哥侯在外头等着给您请安。”

    “哦?昨儿才传的信,怎么这样快?快传。”

    自有宫女上来服侍绣瑜和九儿净了脸,往堂上坐定。

    胤祚一身石青色贝勒官服,快步进来给双亲见了礼,笑道:“儿子胤祚叩见皇阿玛,给额娘请安。”说着又一回跪下规规矩矩行礼,嘿嘿笑道:“四哥让儿子代他给皇阿玛磕头。”

    康熙顿时没好气地说:“无事献殷勤。说吧,又捅出什么篓子了?”

    “也没什么大事。”胤祚舔着脸凑上来,装作给康熙捏肩捶背的模样,“就是二哥跟四哥闹了一点点小矛盾,四哥掀了毓请宫的桌子,告病不干了而已。”

    “啊?”绣瑜端茶的手一顿,跟女儿面面相觑。这叫小矛盾?你们这春秋笔法玩得比溜冰还溜啊。

    康熙瞥了一眼低眉顺眼站着的九儿,抬腿给了胤祚一脚:“一个两个,都是来讨债的!说!”

    胤祚顿时收了嬉皮笑脸的模样,不偏不倚地把事情描述了一遍。

    大约九天以前,京城接到山东疫情的奏报。胤禛就上折子请太子速速派太医到直隶迎驾。太子表面上满口答应。可是一次皇差,底下的人居然敢拖拖拉拉,三天过去还未成行。胤禛天天催,日日赶。太子不为所动,直到弟弟怒而掀桌,才勉强把胤祚一行人放出了京城。

    这其中的缘由显然就耐人寻味了。说到底不过是太子跟众妃母幼弟关系平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

    事关太子,康熙表面上不置可否,只吩咐胤祚说陪陪你额娘,就起身去了。他沉着脸走了半途,突然回头对梁九功说:“荣妃年纪大了,回去之后就让她告病。将宫权移交给惠妃吧。”

    第150章

    免费章节+请假条

    作话:正文在下面

    实在支撑不住了。6月12-6月20考试周,

    缘更一个星期,挂一科2万5,

    还要重读到大五。QAQ不求理解,

    只求和平分手。6月20号恢复日更。目标:保住发际线,

    保住绩点,活到暑假回家吃火锅看世界杯那天。

    关于水。郑重承诺,

    本文确实有些埋忘了的伏笔,没有故意灌水的剧情。

    作者确实喜欢把一个伏笔埋长长长。比如“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你们都猜到了。还有孙自芳提醒晋安不要跟十四走太近已经两次了。

    我还想写一个情节是,胤禛第一次面对太子被糊弄时,看到的那个“黑缸养白鱼,白缸养黑鱼”的太极鱼缸。在一废太子的时候,

    会再出现一次,

    白鱼去了白缸,黑鱼去了黑缸——时移境易,乾坤颠倒。四六因此相视一笑。

    但是这种情节在网文里可能会很难理解吧。因为时间线太长了。我会尽量走人类能看懂的风格。

    接下来只剩三个大的情节点,

    一废太子,十四出征,和雍正登基。这样一想顿时欣慰。

    作者有话要说:

    “……殿下赏宴原不该推辞,然臣虽为人臣,亦为人子。”胤祚板着脸把手背在后头,鹦鹉学舌给额娘和妹妹演示四哥在毓庆宫冲冠一怒的场面,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