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十四想到怀里揣了一整日的折子,心里咚咚直跳,还是摇头否认。
康熙狐疑地扫他两眼,顿时觉得月亮打西边出来了。
“《平戎十策》?”
这标题模仿自宋代军事天才张方平的《平戎十策》,好比现代历史系学生给自己的论文起名叫《资治通鉴》、《后汉书》一样可笑。
晋安看着十四紧张兮兮的模样,厚道地没有笑出声来,一边翻阅一边问:“你想亲自去打西藏?咦……”
答案是十四不想。因为在《十策》中的第一策,他就提及,策旺阿拉布坦派去攻打西藏的一万人马不过是一支孤军而已,虽然取得了攻占拉萨、杀死拉藏汗的辉煌政治成果,只要截断他们与青海老巢的联络,他们就会因缺乏补给不攻自破。
因此应该将中路大军布置在青海入藏的通道上,专注阻截援军。只派一支两万人马的小部队前往拉萨,与准噶尔军对敌即可。
晋安不由收起了脸上戏谑的笑容,的速度慢下来,半晌才合上折子,手掌无意识地摩挲着鹅黄封皮:“您若信得过我,这份折子,就以我的名义上吧。”
十四先是狂喜了一瞬,片刻又犹豫起来:“要是出什么事……”
康熙朝猛将如云,平西战争规划这种东西,为什么至今无人敢写,还要倚赖十四一个毛头小子?盖因西藏问题不是简单的战争,而是涉及到宗教、民族、气候、风俗等全方位、长时间的斗争规划。再老道的将领也无法保证面面俱到,可又没人敢承担规划失误的风险,所以大家都缩着脖子扮乌龟。
晋安摸摸他的头:“世上哪有完全把握的仗?让我来写,基本上也就这个水平。早一天定下方略,就能早一天阻止准部增援西藏。”
是了,他这计策是有时效性的,等策旺阿拉布坦把王帐搬到布达拉宫里,十万准噶尔铁骑据唐古拉山天险而守,到那时没个四五十万大军,休想拿下西藏。十四想着终于点了头。
“而我深入拉萨之前锋军,孤军直入,疲敝丛生。应以诱敌深入为上,围困施压为中,正面对战为下……”
马齐放下折子,深深地叹了口气。
李荣保问:“怎么?乌雅晋安这十策不好吗?”
马齐喟然长叹:“我是为了四爷叹气,你说他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人家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够惊心动魄了吧?可也就这么一波推平了事。朱元璋宁可传位孙子,都不看燕王一眼,朱棣够郁闷了吧?可打场仗,把侄儿赶跑也就完了。可四爷您,前头被废太子压了一二十年,好容易太子倒了,又有八爷昙花一现。等八爷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偏生老天爷又赐下这么两场仗,一下子又叫十四爷爬到您头上去了,您到底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会这么点儿背啊?
马齐不由深深为胤禛感到忧虑——李光地他们之所以反对出兵西藏,无非是怕几十万大军进入藏区,后勤供给难以保证。照十四爷这样分析,需要兵临拉萨的不过数万人,其余军队布置在青海,这就省粮食多了,只怕皇帝就要动心了。
乾清宫里多了一架蒙着西部藏区地图的屏风,康熙一边拿着放大镜查找线路,一边说:“入藏的前锋军就由西安将军、湖广总督额伦特总领,你坐镇青海,对阵策旺阿拉布坦。”
晋安略一犹豫,还是拱手道:“皇上,入藏的前锋军极为紧要。不夺回拉萨,奴才就是把青海守成铁桶也无济于事。额伦特将军年轻气盛,奴才只怕……”
年轻气盛是一方面,关键是他们不是一个派系的。额伦特是满洲镶红旗人,其父佛尼埒是顺治年间的西安将军,他本人承袭父职,根正苗红,是标准的官N代出身。可是晋安却是典型的通过三场对准噶尔战争一步登天的草根派。要是额伦特不服管教,事情就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