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6章
捐助新安县灾民灾后重建,办一场法会募钱,修一座佛塔,为陛下及天下万民祈福,这样的功劳,才叫功劳?除了劳民伤财外,功在何处?善在何处?仁在何处?”

    几个不禁面露羞愧,他们混迹官场多年,哪能不明白,这只是皇后借着佛家宣扬自己懿善仁德的手段。

    全是糊弄百姓的手段。

    顾相耷拉着眼皮:“吏部准拟的任免、升降、调动的文书,叫陛下驳回了多少回了。”

    秦尚书无奈道:“已有两次了。”

    “两次啊,”顾相语气平淡,“事不过三,再有第三次,你这个吏部尚书,恐怕就要吃陛下的挂落了。”

    秦尚书额头直冒冷汗,若非如此,他又怎会找到顾相商量。

    “你还不明白吗?”顾相叹了叹气,“陛下借了温亦谦的话,大骂朝中一些官员,只差没有明着将温亦谦那套“世学”之言搬出来,陛下对世家的信任早已经岌岌可危。”

    吏部也不是傻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第二次奏禀的文书上,启用了将近半数的寒门,可陛下仍然觉得吏部偏心世家。

    是私盐及承安侯一案,牵连了不少世家。

    秦尚书一干人心中一窒。

    ——禀的不是天地正大之气,学的不是圣贤正大之学,养的也不是浩然正气,蕴之也不为道义,而是私心、私利。

    “我等在人才选拔上,都是严格按照官员考课成绩,及政绩作为考量,绝无半分私心,也无半分私利。”

    就算有私心,也在陛下第一次将吏部文书驳回之后,收敛起来了。

    顾相道:“我相信你们有什么用?要陛下相信才是,朝廷启用人才,是要经由陛下最终裁定,做官除了要洞悉大局,还要知进退,知分寸,懂得把握尺度。”

    吏部官员心中隐有明悟。

    “况且,”顾相想到上次长公主过来寻他时提及的事,心中不禁有些凝重,“她此来,未必是为了插手吏部事宜。”

    这位长公主的胸襟可不一般。

    姜扶光被长史引进了书房,顾相及几位吏部官员过来行礼,她忙道正事要紧,把礼数这一茬岔过。

    双方客气寒喧了几句,因旧派残党一事越不过吏部,在场的几人也都是中立派值得信任的重臣。

    姜扶光拿了大理寺的案卷,交给顾相:“此案疑点重重,还请吏部调取相关人等的官员卷宗,交给刑部再仔细进行核实。”

    吏部几位官员目光微闪,心中难免有些羞愧。

    顾相看了案卷之后,心中产生了和姜扶光一样的疑虑,将案卷交给秦尚书几人传看。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不久之后,秦尚书似下了决心:“长公主请放心,旧派残党一事,威胁的是朝廷长治久安,我等定当全力攘助大理寺及刑部,”之后他话锋一转,又道,“因承安侯一案牵涉太广,又干系了旧派残党,如今朝中诸多空缺急待填补,还请长公主向吏部举荐人才。”

    陛下不信任世家,根源很可能在旧派残党上,倒不如卖长公主一个人情,还能让陛下满意,至少陛下会认为他知进退。

    第320章:他偏要吃醋

    支持长公主的,大多都是寒门,还有一部分是经由天下楼,才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才,与旧派残党干系不大,另朝廷也需要换一批新鲜血液,才能使朝政焕发生机。

    姜扶光有些惊讶,却并不推辞:“近来朝中局势紧张,吏部要在短时间内,选拔甄别能人之士,填补各处缺漏,也是诸事庞杂,便却之不恭,权当予吏部一个参考,吏部任免、升降、调动自有行事章法,该怎么用人,还要看吏部如何安排。”

    秦尚书及吏部一干官员服气了。

    不仅体恤了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扶光长公主简介 >扶光长公主目录 > 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