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6章
正门。

    长公主仪同亲王,如今临朝听政,每日替陛下批阅奏折,处理政务,有摄政之实,更遑论如今,长公主平灾治疫,执权在手,叫一声摄政长公主,亦不为过。

    安王府断不能怠慢分毫。

    长公主府的令侍一左一右,率先下了马车。

    不到片刻,复见一只纤玉素手,轻撩车帘,长公主低头走出车厢,在令侍的搀扶下,踏着脚踏下了马车。

    叶明婉心中微窒,就立马堆起笑容过来招呼:“长公主大驾光临,安王府简直是蓬荜生辉。”

    姜扶光颔首:“安王妃客气了。”

    她声如琅玉,嗓音清淡,叶明婉听出,长公主不想同她多作寒暄,心中微恼,面上却并不显露,识趣地把人请进府里。

    后院等着见礼的各府女眷听到通报,一众人依着品级次序,到了二门处停下。

    等了片刻,就见长公主被人簇拥着,众星拱月一般走了过来。

    一身揄翟常服,色玄纁,衣上刻缯长尾雉鹞纹,阳光洒落在她身上,将她身上五色鹞纹,照得灿烂绚丽,宛如凤纹般缠绕在衣上,南朝护国长公主的风范,一展无遗。

    场中立时跪了一片:“长公主,福寿安康。”

    姜扶光道了一声免礼,对众人笑道:“孤今日同你们一般来者是客,便不必多礼。”

    各家夫人小姐们,连忙谢恩起身。

    姜扶光迈入院中,各家夫人小姐们自觉让出道来,待长公主率先一步,她们这才依照品级次序,跟在长公主身后,浩浩荡荡地返回法会场中。

    又有荣郡王妃带着宗亲贵戚们,上前见礼。

    姜扶光快步上前,托住了荣郡王妃揖礼的双手,微笑:“许多日子没见婶娘,婶娘一向可好?”

    也不提礼数的话,态度亲近自然。

    荣郡王妃笑容艳丽:“待在京里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哪有什么不好的?倒是苦了你,孤身一人去杭州,挑了百万民生,襄助朝廷平灾治疫,让百姓免于苦难,把自己都累病了,那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她一张口,宗室里其他宗亲也跟着附和。

    “您回京前,新安县快马加鞭送了万民书,听说万民书一直从太极殿门口,铺到午门口,您回京第二日,陛下就亲率群臣,开了太庙,将万民书送进了太庙,祭告南朝历代先祖,您在杭州的功绩。”

    “新安县的百姓还要为你建生祠,立塑像,造功碑,护国长公主之名,真是名不虚传。”

    “长公主忧国为民,当真是我南朝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

    各家夫人目光闪动,皇后娘娘主张修佛塔,也是懿德厚善,供奉的却是佛祖。

    新安县百姓要建生祠、立塑像、造功碑,供奉的却是长公主这个人。

    高低立现。

    宗亲身上流了天家血脉,距离皇权最近,向来最会把握风向,见风转舵。

    可见长公主的风光,也不是修一座佛塔就能盖过。

    各家夫人窥了风向,心中难免又谨慎了些。

    叶明婉面色僵了一瞬,便又恢复如常,趁着话落的空档,插嘴笑道:“哪儿行干站着叙话,旁人见了,还当安王府待客不周,我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母后和殿下可要恼我了。”

    话里话外,都隐晦的表达了对长公主的慎重。

    “咱们先进去吧,便不让安王妃难做。”荣郡王妃笑道。

    叶明婉松了一口气。

    姜扶光微微一笑,与荣郡王妃并肩入场,从荣郡王妃身上,闻到了似有若无的檀香:“婶娘最近也开始礼佛了。”

    荣郡王妃闻言,目光闪了闪就笑:“这不是皇后娘娘入了佛堂吃斋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扶光长公主简介 >扶光长公主目录 > 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