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狼子野心?
故在座各位,皆不敢妄加开言。
兵部及朝中不少官员,在心底暗暗将承安侯和叶尚书,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要不是他们为了一己私欲,生生把一头猛虎,变成了一头病猫,他云中国安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南兴帝目光一扫众人,见众人皆不言,便连昌郡王这等在战事上最有发言权的武将,也是一脸谨慎。
他心中微叹,真要摊上了战事,论能打能抗能流血的,也唯有太尉戚氏。
他出声询问:“依长公主之见?”
姜扶光嗓音铿锵,掷地有声:“即刻发兵西南,震慑云中国。”
“不可,”她话音方落,顾相终于出声,“臣以为,岭南大战在即,此时不宜多生事端,以增加戚家军的压力,理应先与云中国进行严正交涉,先看看云中国的态度,再决定战否。”
昌郡王当即附合:“臣赞同顾相所言,两国邦交事大,又岂可儿戏,怎能一言不合,就要刀剑相戈,我们接下的折子,也只越析诏一面之词,事情的真相如何,还未有论断,实不该草率行事。”
其他大臣也纷纷认同。
“眼下理应该将精力放到南越,不可分心暇顾。”
“戚家军扫了南越大患,云中国也不足为惧。”
“先安抚云中国,待岭南战事平定,再来处理云中国撕毁两国邦交条款一事。”
“……”
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没有几个喜欢打仗,大家都抱着能不打,就尽量不要打的心态。
云中国的挑衅行为,在文武大臣们眼中,也有些微不足道。
越析诏虽然依附南朝,向南朝上贡,到底也不是南朝疆域,自己门前的雪都没有扫干净,哪有时间管他人瓦上霜。
“你们在说这些话时,都不经大脑,张嘴就来的吗?”戚言淮看不过去,冷笑一声,“倘若云中国果真向越析诏发兵,你们有想过后果吗?”
第369章:藏器于鞘
文武大臣们,皆不敢妄自开口。
在座各位哪个不是朝中重臣,在进宫一路上,利弊想来都已经琢磨清楚,又岂有不清楚的道理?
但打仗这种事,哪是轻易就能决断?
打赢了固然威临四海,但国库消耗一空,物资巨量消耗,这份苦果,最终还是落到百姓头上。
若是打输了,后果就更严重。
姜扶光深吸一口气:“南朝与蒙舍、蒙西、越析三诏,签订了共谋伐越的条款,如果南朝对云中国在越析诏犯下的罪行视若无睹,且不能及时采取威慑,三诏人心必定泛散,共谋伐越也将成为一纸空谈,三诏见南朝指望不上,万一向云中国投降,戚家军便要腹背受敌。”
“臣提议向西南发兵,其一是为了震慑云中国,其二是为了安定三诏人心,防范云中国下一步举措,缓解戚家军的压力。”
“阁里思是代表云中国,与南朝建交的使臣,所有的邦交条款,都是由他签订,他亲自带亲兵袭击越析诏,云中国撕毁盟约的意图已然昭彰,臣不以为,南朝能不费一兵一卒,能与云中国交涉成功,令皮罗耶放弃统一西南的野心。”
“云中国只是弹丸小国,便是统一西南,也不能同雄踞的南朝相提并论,他如此有恃无恐,甘冒得罪南朝的风险,也要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怕南朝的报复吗?是否在他统一西南的背后,还暗藏了其他阴谋?”
“云中国靠西,比及南朝,与西蕃国更近,西蕃国是西部一带雄踞的王朝,因有西南六部,加之天险阻隔,缓冲了南朝与西蕃国之间的正面矛盾,但古往今来,纵观历史,西蕃国入侵中原的野心,从未休止过。”
“臣此言,或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请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