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
温亦谦惊疑不定,一时间忘记了反驳。
黄大夫继续道:“羌族自匈奴帝国分裂而来,羌人嗜血残暴,茹毛饮血,如今姜朝时局动荡,根本不可能抵御羌族入侵,一旦羌族南侵,唇亡齿寒,我南朝也不能幸免,此时攻打姜朝,也是为了抵御羌族,防羌族南下,入侵中原,是天下道义。”
仿佛,姜朝抵挡不了羌族,南朝就能抵挡一般。
而满朝文武百官,虽然觉得他这话有些强词夺理,但细想,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竟没有一人认为他这话不妥。
南方大统一,已经证明了南朝的强大。
有主和的官员,依然觉得不妥:“姜朝大军能与羌族对抗多年,实力定然不弱,眼下南越初定,越民对南朝仇恨至深,戚家军要镇定南越,防越民大兴复辟,征南将军和骁骑将军,也驻守在大理城,无法挪动,朝中并无能将出征姜朝,攻打姜朝一事,是不是该从长计议?”
身为吏部侍郎的顾玉珩站出来反驳:“我南朝兵马强盛,会打仗的人,又不是只有戚氏,当年久不征战的承安侯,都能大败北朝,令北朝主动议和,割让城池,遣送质子,赔了巨额款项,如今新朝初立,国力衰微,已经倾颓之势,又有何惧?!”
顾玉珩身为准相,他的话,代表的也是顾系势力,原本对此还有异议的大臣们,不是摇头叹息,老实闭嘴,就是纷纷出言附合。
整个朝堂变成了顾系的一言堂。
“顾侍郎所言极是,眼下姜朝应对羌族,已经是捉襟见肘,力有不逮,哪里还是南朝的对手。”
“光和帝御驾亲征,朝中事务都交给了辅政大臣,姜都群臣无首,必然生乱,正是攻打姜朝的大好时机。”
“不错,不错,大姜朝正在和羌族交战,国内兵力不足,光和帝是个病秧子,在南朝做质子时,屈于南朝之威,做下伏低,卑微求生,并不足为惧。”
“此一战,戚家虽然不能领兵出征,朝中不是还有宣平侯吗?宣平侯是戚家嫡系,深得大将军信重,早些年,还同大将军一起镇守北边,立过汗马功劳,宣平侯对攻打姜朝很有经验,由他出征定能大获全盛。”
朝臣们也并不知道,承恩公当年通敌叛国,才打赢了北朝,在他们看来,北朝败于南朝之手,根本就不是南朝的对手。
第510章:举朝皆敌
待姜扶光得知这一消息时,南孝帝诏令已下,封宣平侯为征北将军,主持北征战事。
宣平侯也没有耽搁,简单收拾行囊,就带了一队亲兵,快马加鞭赶往北边,接管镇北军。
姜扶光心中一阵绞痛,连呼吸也变得困难,她捂着胸口,不住地喘息,细密的汗渍,从额头上冒出来。
“姜令荣这个废物!”她一开口,喉咙里涌上了一股腥甜,猛吐了一口血:“孤为了稳住南朝局势,使百姓免遭战祸,甘心被他幽禁府中。”
“可他都做了什么?”姜扶光猛然拔高了声量,双眼俨然红透,“西南方定,南越初平,南朝的局势并不稳定,一旦南朝和姜朝开战,南朝就要陷入战火!”
“他怎么敢!”
“怎么敢!”
大滴大滴的眼泪,从通红的眼眶里滴落,她嗓音嘶哑,充满了徒劳无力的疲惫。
姜扶光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最终还是以最惨烈的方式发生了。
她捂着胸口不住地咳血。
璎珞惊慌失措:“来人啊,快去请道长……”
玉衡子来的时候,姜扶光已经陷入昏迷,发起了低烧,府中的太医们面色凝重,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玉衡子为姜扶光把了脉,指挥女医官为姜扶光施针后,姜扶光悠悠转醒。
她茫然地唤了一声道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