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季霖记忆犹新:“两支球队在场上打起来了!”
当时梁泽读高二,他所在的校足球队,碰到隔壁区的陈年宿敌。原本是一场正常比赛,然而比赛前,明诚的队员在商场遇到对方的球队队长,争一时口舌之快,得罪了人。
结果那帮家伙不按常理出牌,上场就犯规冲撞明诚的球员。裁判眼盲了一样视而不见,对方替补在场外幸灾乐祸起哄欢呼。
在明诚学生反复多次的强烈抗议下,裁判终于给红牌,罚下了对方两个故意闹事的球员。
那两人下场时挤眉弄眼,立在场外的替补席里,怂恿场上的队员,继续“骚扰”明诚的人。
梁泽再一次被恶意推倒,站起来时,裁判挥手示意比赛继续。
“然后呢?”岑依洄问。
季霖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
梁泽面无表情地起身,脚步灵活移动,精准切入球路,干净利落地断下对方的球。
全场人尚未反应之际,梁泽猛地将球径直踢进对方场边的替补队列。
“裁判把梁泽罚下了场。”季霖的眼睛忽然冒起光,“行为确实很冲动,但是,梁泽踢的那一下真的太帅了!全场都在沸腾!”
岑依洄想象了季霖描绘的画面,是挺激动人心。
梁泽的旧闻,迁移了岑依洄部分注意力,体育课结束,心情愉悦地听季霖讲述明诚趣事。
一路回到教室,在门口遇到班主任数学老师捧着一沓试卷款款而来。
数学老师别有深意地瞥了岑依洄一眼。
“同学们,赶快进教室吧,下节课发数学卷子。”
第5章
数学好一点,考了60分。
周五放学,岑依洄一股脑急促地把试卷塞进书包,惨烈的物理和数学分数,多看一眼都得折寿。
总分和单科排名,不出所料双双吊车尾。
所有科目中,成绩唯一能拿出手的是英语。
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英语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像岑依洄这样的年轻一代,普遍英语水平都不错。在笔试的英语试卷中,分数不能拉开明显差距,她最大优势在口语。
“你说什么?试卷还要家长签名?”
岑依洄得此晴天霹雳的消息,两眼一黑。告别季霖后,立即打车去了赵澜的舞蹈工作室,在出租车上通知周惠宣,自己打算为年底春晚节目的选拔继续加练,不回家吃饭。
虽是借口,既然到了舞房,岑依洄老老实实地换了芭蕾裙。
无独有偶,今天加练的不止她一位。
舞房正在播放《胡桃夹子》的舞剧音乐,比她先到达的女孩,此刻对镜立在中央,一条腿抬起,另只脚在原地优雅旋转。女孩对于身体平衡的控制,与岑依洄旗鼓相当,甚至更胜她一筹。
岑依洄记得这个女孩叫黎玥。
黎玥的父母,都是本市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他们希望女儿大学学医,有份稳定工作。但黎玥喜欢跳舞,对医学院毫无兴趣,坚定地想走上艺术生的道路。
高二的黎玥,面临做选择的重要节点,她和父母僵持着,互不妥协。
这次的选拔是个好机会。
如果能在本地电视台的春晚节目中露脸,也算是跳出些名堂,黎玥笃定父母届时态度会有所软化。
黎玥只在岑依洄进门时瞥了她一眼,随即迅速全副心思投入练习。
岑依洄把一声“好巧啊,你也在”给咽了回去。
返回梁家,将近晚上九点半。按照平日作息,周惠宣和梁世达这个点已经上楼进房间,今日却一反常态,别墅一楼破天荒地灯火通明。
岑依洄看见沙发上的周惠宣,复杂情绪交织:“妈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