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对国家是有信心的,但同时他也知道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
赵振国知道他复杂的心绪。后世的研究者曾有句名言,大致意思是,如果这个年代的人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与别的国家的差距,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奋起直追。
什么差距呢?大概是别人穿着风衣的时候我们穿着有肥大袖口、带着油渍和补丁的灰蓝色棉衣,别人用着冰箱彩电洗衣机,出行开汽车的时候我们骑着千辛万苦买来的二八大杠,收音机依旧是比较奢侈的家用电器…
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了老爷子的政策之后,数以亿计的科学家、工人、农民、商人……一点点为基石筑垒起来的。
老爷子静静听着,从二十世纪听到二十一世纪,时代仿佛在他面前变作一副副画卷,所有的不容易所有血泪和汗水,所有的成就和进步,都随着赵振国的讲述变成可预见可想象的画面。
那样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
真好啊,他想。或许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但如今能知晓,也是余生宽慰。
国家有这种敢作梦的小同志,真好啊!
...
饭桌上的人都听得入了神,半晌没人吭声。
过了一会儿,王新军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事儿,真的能成么?”
老爷子一听,放下手里的筷子,拍拍桌子,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还是要雄起噻,肯定搞得成!”
说完,老爷子冲着赵振国问:“娃儿,你那个鹿血酒整挺好,你对国企改制怎么看?
【272、振国你怎么看?】
赵振国是真的不知道这问题怎么回答,前半句和后半句,是连着筋的还是八竿子打不着?
老爷子莫非是想探探自己对国企改制的口风?那他搞的那个“国清”鹿血酒贴牌分成的事儿,老爷子是不是早就心知肚明了?
他朝王新军看去,结果王新军正跟一块滑不溜秋的红烧肉较劲儿,压根没搭理他求助的目光。
他不知道,王新军是真想给点提示的,但是他爸在桌子底下狠狠地踩了他一脚,不让...
赵振国心里没底儿,随便说说,咋说,政策都是面前这老人带着一帮人搞出来的,以后的历史证明这是个好事情。
他给老人倒了杯酒,自己端起杯子,一口气灌了下去,抹了抹嘴说:
“老爷子,我读书读的少,国企改制我不懂...”
老人乐呵呵地摆摆手:“莫得事,娃儿你紧说嘛。”
拖延的这几分钟,赵振国脑子转得飞快,他开始扯:
“我们村口那老磨盘,年头长嘞,转起来吱吱嘎嘎的,费劲巴拉的还磨蹭。可要是给它抹点油,拾掇拾掇,嘿,还能顶用!再套上驴拉,那比人手推可快多了。当然了,要是将来能换成那——电,对喽,电动的,那速度,嗖嗖的,更快嘞!我琢磨着,这国企是不是跟老磨盘有点像...”
吴老头刚听赵振国扯磨盘的时候,还想让他随便说说,但是不能真随便说说啊,听到后面觉得,这干儿子脑子真心好使,话里有话,既说了又说得含糊,滑不溜秋的,偏偏还让人挑不出毛病。
果然,这话说完,老人和王克定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王克立心想,这赵振国看似憨厚,实则心思细腻,说话有分寸,是个可造之材。
王新军那块肉也终于吃到了嘴里,心里暗笑,振国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又圆滑又得体。
老人问赵振国:“嘞个娃儿,你愿不愿意帮到推一哈嘞个老磨盘?”
赵振国挠挠头,憨憨地说:“我是有一把子力气,就怕推不好...”
老人指了指桌上那瓶酒:“你嘞不是整的巴适嘛?从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