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母同胞,从小感情深厚,许多私房话自不消说。
当初盛氏嫁进忠勇侯府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二娘则是自己挑的薛家。
姐妹俩在厢房里唠各自的家常,盛氏忍不住数落自家崽,说他在元宵那天晚上带着房里的丫头在外头鬼混到天亮才回府。
以前顾清玄从没这么干过,简直让她这个老娘开了眼!
他们在京中几十年,年年元宵和中秋都会赏灯,就不明白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
这话把盛二娘逗笑了,掩嘴道:“到底是年轻人贪新鲜,只要没惹出事端来,阿姐便由着他罢。”
盛氏头痛地摆手。
这阵子她憋得慌,无人倾诉寿王府的压力,便同自家亲妹子说了起来。
盛二娘听后皱眉道:“那寿王府的姑娘也着实过了,现在还没进门就管束起来了,日后进了门,岂不得把她供着?”
盛氏直摇头,“我愁死了。”又道,“前些日我曾试探过文嘉的口风,你猜他怎么回答我的?”
“怎么?”
“那小子说受不了就别进门儿!”
“……”
“我一点都不敢把这事捅出来,就连老夫人那里都不敢说,她素来偏宠孙辈,只怕会纵着文嘉,可是寿王府那边又不好交差,委实愁人。”
盛二娘深思道:“阿姐这事确实棘手。”顿了顿,“文嘉是个孝顺的,断不能为着一个婢女伤了你们的母子情分。”
盛氏烦心道:“这我自然知道,起初我想着把那丫头打发回常州,可是送回去那小子还能把她接回来,瞎折腾。”
盛二娘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想要处理那丫头,就不能在文嘉的眼皮子底下行事,最好是把他支出去。”
盛氏来了精神,“你有何高见?”
盛二娘正色道:“他不是在大理寺上值吗,阿姐可想办法把他外派办差。”
“然后呢?”
“你不能脏了自己的手,那丫头断不能发卖出去,一旦漏了风声,文嘉回来追问,你也没法交差,毕竟是他房里的人,且又是他自己带回来的通房,此举多半会惹恼他,生出嫌隙。”
“这我自然知道,好端端的没理由把她发卖,恐怕老夫人知道了也会问我。”
“文嘉平日孝顺,老夫人那里阿姐也得哄好,莫要让她有话说,日后事发,有她替你说话,也好全了你的颜面。”
“你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赶紧说法子。”
盛二娘其实也没有好办法,只道:“想要两全委实不易,阿姐要处理那个丫头,矛盾自然落到了你与文嘉身上,不过你可以把矛盾转移。”
盛氏没这么多弯弯绕绕,一时听得糊涂,不解问:“怎么转移矛盾?”
盛二娘:“你让那丫头跟文嘉产生矛盾,他们自己狗咬狗,自然就不会牵扯到你的头上了。”
这话盛氏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那丫头心甘情愿离开文嘉?”
盛二娘点头道:“对,这样文嘉只会找她的麻烦,而不会找你,日后他也怨不了你。”
盛氏似乎听明白了,好像又没听明白,她想了许久,才道:“我儿这般好的郎君,那丫头岂会心甘情愿离开他?”
盛二娘出主意道:“阿姐可以先探探她的口风,把寿王府的施压泄露给她。”又道,“她一个家生子,无权无势的,倘若寿王府容不下她,文嘉又不在府里,她自然会着急的。”
盛氏细细回味这句话,愈发觉得有道理。
下午晚些时候三人打道回府,盛氏坐在马车里看着自家好大儿,觉着顺眼多了,心里头高兴,她忍不住唇角上扬。
旁边的顾清玄见她愉悦,好奇问:“阿娘在笑什么?”